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农民互联网

8岁宝宝怎么养脾胃想要孩子身体好8岁前控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3]人次

有了宝宝以后,爸爸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宝宝生病,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找专业的医生,这样才能对症调理。

和朋友给她家宝宝去看医生,起因是宝宝有点发热,不爱吃东西,以前饭端上来,就像小老虎一样,吃的停不下来,现在看着饭发呆,不吃也不闹,整个人也不太精神,但又没有别的症状。

01孩子需要调整饮食

医生第一件事就问孩子排便了没有,然后看了看舌苔,说积食了,先回家看看今天会不会排大便,如果排了,就说明不会有问题,孩子的热很快就会退下去,不用担心。

如果今天还没有排便,那么明天再把孩子抱来,我再给你开点药。

接着医生开始进行寻根究源,所以从宝妈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负责任,有爱心的医生,所以听的格外用心。

医生先问宝宝的饮食习惯,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比较喜欢吃肉,而且每次吃的特别多。

医生说这是最常见的吃多,吃的肥甘厚味导致的积食,吃多伤了脾,运化能力不足,肠道的蠕动功能不足,津液不足,孩子很容易便秘,很长时间不拉大便。

只要注意管住宝宝,同时调整好饮食就好了。

就这样,一分钱药没开,朋友把孩子抱回去了。

宝宝当天就排便了,下午开始和小朋友玩,又吃了很大一块红薯,第二天早上起来精神就好多了,朋友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朋友说家里也有智囊团,听说外孙女排便不好,外婆赶紧支招,把家里的山药,红薯,芋头都拿来,让朋友给宝宝煮来吃,以前很少吃这些,通过这次,以后孩子的饮食也要多样化一些,不能全都按孩子自己的喜好来。

02从看吃的好不好这一点来选择幼儿园

第二天复诊,医生看了看舌苔,和朋友聊起天来,他说通过这次经历,你就要有预防意识了,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选幼儿园一定要呀想好了,首先要看吃喝怎么样,这点很重要。

朋友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小孩子重要的身体要健康,听说离家近的一所幼儿园吃喝特别好,孩子营养跟的上。

医生接着就说,我们一般认为吃的一定要多点肉蛋奶才叫有营养,但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小脾胃能不能吸收。我说得好指的是对孩子脾胃好不好,就选那种清汤寡水的,粗茶淡饭就好,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穷养更健康,冰激凌,西瓜等凉性,生冷的一定不能给她吃,肉类也少吃,要控制好,保持度,调料少放,一直到8岁左右,脾胃才会发育好,才能稍稍放宽,但也不能大意,这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健康,因为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了,很难改变。

我很认同医生的观点。

经常观察自家小宝宝,有时候看她很长时间没吃肉,给她做一顿,即使这一顿吃的不太多,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接下来宝宝一两天就不怎么爱吃饭,晚上睡的也不踏实,有时候眼睛还会半睁着睡。

调整两天就好了,接下来如果孩子不是特别想吃肉类,也不会给宝宝做。

别的家长有时候说我管的太严了,不然早就适应大人饭,更不怕凉了。

我把我的想法也和这位医生说出来,他的一句话就让我坚定了严管,他说如果不是严管,你的孩子两岁前不可能没有吃过药,打过点滴,这就是效果。有的孩子是天生脾强,但这样孩子比较少,即使脾强,如果经常吃生冷,肥甘厚味没有节制,那么长大了不是这个炎,就是那个炎。

但有时候小孩子闹着要吃,不舍得让她哭啊。

是,不舍得让她哭,吃坏了,她遭罪生病你就舍得了,那时她的苦你能代她吗?

这种理念真的太重要了,因为你不用去衡量比较哪里吃的好,而是去甄别哪里更健康,孩子吃了身体好,生病少。

另外人如果吃的更清淡,脾胃负担轻,人心也就清淡了。所以我们要要明白给孩子吃的东西好不好消化,健不健康。

这样少了很多烦恼,作为家长,我们的烦恼,大部分来源于一些孩子们之间表面现象的比较,比较完以后,内向就会非常计较,心态失衡,如果我们经常问自己,孩子最需要什么,这样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想要有个好身体,有个好脾胃是关键,吃啥都香,现代人压力比较大,思虑过重,需要适当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这点想明白了,家长的身体也会跟着越来越好。

03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孩子脾胃好不好呢?

医生一般都会选择比较专业的诊断方法,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在家观察孩子的饮食起居状态。

首先就看孩子爱不爱吃饭

对于脾胃好的孩子来说,吃一些清淡的饭菜,孩子就会觉得非常香。

我们说要给孩子吃点好饭好菜,五谷杂粮,粗茶淡饭,如果一顿饭下来,孩子直接啃两个大鸡腿,那就不用看,这个孩子接下来的脾胃也不会太好到哪去,因为消化肉需要很多的能量,给脾胃造成很大负担。所以这里的好饭,并不是大鱼大肉大虾,同时也不是说光喝粥,吃稀的,那样孩子咀嚼功能上不去,脾胃也会太弱,吃点可以咀嚼的东西,能增加津液的分泌,增强脾胃功能。

然后观察晚上睡的好不好

如果孩子一整晚睡的比较安稳,不是哼哼唧唧,或者翻来覆去的,早上起来又非常开心,能睡个完整的觉,一直到天亮,那就说明比较好。

但是如果孩子总睡不着,或者习惯撅着屁股睡,或者睡着后,一会就开始哭闹,一晚上不停折腾,反反复复,那就先考虑最近孩子的饮食,“胃不和则卧不安”。考虑一下是不是吃多了或者不消化或者太多寒凉等等,导致脾胃不舒服。

最后看一下宝宝排便怎么样

两年前就看过一个帖子说“妈妈这一天的心情都取决于宝宝有没拉粑粑,拉的好不好,一直没拉,或者两天没拉,心就悬起来了,是不是积食了,还是便秘了,再一观察发现宝宝也不怎么吃饭了,妈妈顿时干啥都没心情了,等啊等,终于宝宝排便了,老母亲的心瞬间就像中奖,乐开了花,心情格外舒畅。”。

有了宝宝以后,就非常理解这件事了,有的宝妈还问我,经常因为宝宝排便问题而忧虑不已,是不是太玻璃心了。

其实当妈的都是一样的。

我就把上面这个帖子的内容讲给她听,听完大家相视一笑,不需再多说,因为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心。

宝宝排便以后,做妈妈的不仅不会嫌弃,还要近前仔细看个究竟。如果吃凉了,粑粑会稀。如果吃硬了,不消化,宝宝会便秘。如果积食了,宝宝的脾胃运化无力,排的便先干后稀。这样能及时调整孩子饮食。

如果排的便很快,而且成形,那么妈妈悬着的心才会放下。

再看看孩子精神状态怎样

如果孩一子缺少精气神,那就要再注意观察一下。如果精神状态非常好,一天到晚活蹦乱跳的,那就不用担心,保持常规的饮食习惯就好。

从简而食,少加这四类,少咸,少油,少甜,少凉

总结一下,孩子的饮食在食材上可以多样化,五谷杂粮,粗精要搭配,蔬菜为主,水果肉奶蛋适当搭配,吃的要适量,不要过饱,也不要光想着大鱼大肉,在料理方法上也要注意尽量从简,少点调料,尽量保持食材原有的香味,减少咸盐、油,糖类的添加,另外也看好宝宝不要贪吃寒凉的食物。该吃的时候吃,正点吃饭,不挑食,少吃点零食。

另外,多运动也很重要,如果孩子在家尽量保证孩子的运动量,如果孩子喜欢静坐的活动,那么父母要尽量带着孩子一起做做运动,这样身体代谢能力增强,脾胃功能也会自然跟着提升,吃进去的食物有能力及时得到消化,孩子自然也不容易出现积食等问题。

最老人常说的一句,想要身体好,就要“管住嘴,迈开腿”,其实这句话是不分年龄的,不仅适合大人,同样适合孩子。

最后祝福所有的孩子都健健康康,平安快乐,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85后全职妈妈,经济学专业,从事过养生保健师,高级灸疗师资质。喜欢中医,育儿,热爱学习,分享,欢迎关注,一起交流成长。

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需要多少费用

美国看病服务中介公司

海外求医十大中介

MD安德森医院预估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