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绝对是散养式的怎么办放养式教育有讲究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4]人次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图片为锦鲤妈咪原创插画,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应该“放养”孩子,还是应该“圈养”孩子。“放养”孩子的话,害怕孩子被人带坏;但是“圈养”孩子,又害怕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自我。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的家长来说,确实是十分纠结的。
其实“放养”和“圈养”这两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动物的。但是渐渐的,人们开始将这两个词,用到了孩子的身上。在家庭教育中,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放养”和“圈养”究竟有什么区别?还要先从动物说起一、“圈养”的动物
当我们去动物园时,能看见很多的大型猛兽,都是圈养的。圈养的动物,大部分都是难以约束且攻击性强的。这样的动物,如果采用放养模式,那将会很难控制动物的行动,甚至出现伤人事件。
二、“放养”的动物
和圈养的动物相反,大部分放养的动物都是温顺、通人性或者向往自由的。这样的动物性情比较温顺,在放养的时候,不容易出现问题。
从动物上我们就能看出,在圈养还是放养的问题上,除了需要考虑驯养人的主观意愿,还要从动物自身的情况来考虑。有些动物适合圈养,有些动物适合放养,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也应该从孩子自身的情况来进行考虑,不同的孩子,适合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
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放养模式”?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孩子的人权问题,很多的家长也开始倾向于放养式的管教,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帮助。确实,“放养”式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有很多的好处,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的。以下几种孩子,建议家长就不要采用放养式的教育了。
一,自制能力太差
对于自制能力太差的孩子来说,采用放养式教育,很可能让孩子逐渐地向家长不期望的方向发展。因为孩子没有自控能力,不能拒绝外来的诱惑,也不能严格地管控自己的学习和玩乐时间,所以自制能力太差的孩子,最好不要采用放养式教育。
二,太容易惹是生非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就像动物园的大型猛兽一样难以约束,如果家长能够严格教育还好,因为有家长作为一道枷锁存在,孩子多少能够控制自己惹是生非的的情绪。但是如果采用放养式教育,失去了家长这一道枷锁,孩子很容易放纵自己的情绪,四处惹是生非,等家长发现时情况可能已经无法控制了。
三,无主见的孩子。
无主见的孩子,也不能采用放养式的教育。因为孩子没有主见,家长不能掌控孩子接触的人,很容易出现孩子已经被有心人利用了,而家长却丝毫没有察觉的情况。
而这种无主见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受蒙骗的,正如近几年网络上,很多中小学生见网友被骗的案例,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无主见,却被家长放养,由此被有心人蒙骗,而等到家长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造成家长无法承受的后果了。
对于以上三种孩子来说,放养式教育是比较不可取的。但是经过家长的教育,和孩子的逐渐成长,情况可能也会发生改变,家长也不要过于着急。
“放养式”教育的好处如果孩子自身,可以被“放养式”教育,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那么,“放养式”教育,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第一,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
很多的巨婴都是来自父母的溺爱,因为父母长期将孩子“圈养”在身边,不管大事小事,都由父母做主,孩子稍微磕磕碰碰,父母就着急得不得了。
这种教养方式,其实非常影响孩子的成长,而“放养式”的教育,给了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也能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也能让孩子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第二,让孩子发展得更自由
很多家长对孩子管控得过于严格,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更需要的是自由,因为有自由,孩子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了自由,孩子也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而不是依靠父母的眼睛,依靠父母的思想灌输,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第三,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放养式”的教育给了孩子自己空间,也给家长更多的个人空间。对于家长来说,不应把孩子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家长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心态也会更加轻松,也能解决很多的家庭矛盾。
而对于孩子来说,家长采用“放养式”教育,其实也是对孩子一种信任的表现,孩子对于家长也会更加信赖,更加愿意向家长展露真心。所以“放养式”的教育,其实对父母和孩子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不想孩子“撒手没”,家长在“放养”时,也要多加留意但是,“放养”教育并不是说,家长就彻底地放手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家长要像放风筝一样,紧紧握住孩子身上的“缰绳”,不要让孩子超出不应超出的底线。
就像作为公民来说,我们拥有着相对的自由,但同样也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一样。家长在实行放养式教育的时候,同样也需要给孩子制定规矩,而不是采用完全放手的方式。
所以,在采用“放养式”教育的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
人都是在成长中慢慢变化的,孩子也不例外,即使在采用“放养式”教育时,孩子是乖巧可爱的,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接受到什么样的外界讯息。所以家长也需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变化,当孩子出现预料外的变化时,家长也要适当地给予干预。
第二,与孩子多多沟通
“放养式”教育并不代表完全不管孩子,家长还是需要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刻了解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心态、情绪等问题。
一旦孩子有了不好的情绪,就需要家长出面去开解孩子了。毕竟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还有很多事情是他们无法解决和无法理解的,所以和家长的沟通还是存在很多用处的。
第三,给孩子提前立好规矩
在实行“放养式”教育之前,家长也要给孩子立好规矩,就像法律对公民的约束一样,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也给孩子一个底线,告诉孩子在拥有足够的自由之下,孩子也是需要遵循一些规矩的,不要让孩子超出家长的预期太多。
有时候家长不能确定孩子交友的状况,就要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也让孩子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定的警惕心。
在教育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孩子的人权问题,其实是教育的突破。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而“放养式”的教育,给予孩子充分自由的同时,也给孩子的未来,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曾经有太多充满想象力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古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所束缚了。“放养式”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说,可以算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标志。但是“放养式”的教育,同时也需要家长更加的注意。
与“圈养式”的霸道教育不同,“放养式”教育更加趋向于平等教育,把孩子放在和家长同一位置,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尊重了孩子、理解了孩子的决定。
有些家长嘴上说着“放养式”教育,其实却比“圈养式”的教育更加严苛,对孩子的掌控欲更强。这样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反对情绪,认为家长出尔反尔。所以,一旦家长想要对孩子实行“放养式”教育,自身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才行。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