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可以看世界杯吗吗出征U21聋人五人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1日 点击:[9]人次
王昊宇(左)和张志强走出国门,圆了每个足球男孩都有的"世界杯之梦"。
就在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之际,由国际聋人足球联合会(DIFA)主办的第一届U21聋人五人制足球世界杯,也于2022年12月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拉开了战幕,而代表中国出战的聋人五人制男足阵中,两位陕西小伙格外引人关注,他们就是由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培养出来的张志强、王昊宇,从去年的残运会夺冠,到如今走出国门、踏上世界杯的赛场,小哥俩自强不息、踢出梦“响”的故事,足够励志。
遇到足球,他们的人生从此改变
如今在天津理工大学上大一、学习设计学专业的王昊宇2017年从杨凌来到西安,成为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一名学生,“来西安前,从来没接触过足球,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过世界杯、欧冠等比赛。来聋哑学校后,老师和足球队教练看我身体条件不错,就问我想不想踢球,我就说‘试试吧’。”没想到,这一试,王昊宇就喜欢上了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而足球也好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相对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幸好还可以和伙伴们一起踢球,每次到了足球场上,一些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而且,加入足球队后,我们也结交了更多朋友、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来自咸阳的张志强和王昊宇有着相似的经历,目前在北京联合大学大二读计算机专业的他升入高校后,也一直没有离开绿茵场,“通过踢足球,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所以,就愿意坚持踢下去。”张志强在与记者微信交流时写道。
正是看到了体育、足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六年前正式组建了五人制聋人男子足球队,如今,随着球队在西安市聋人足球交流赛、全国残疾人民间足球以及全国残运会上连创佳绩,这支球队(包括该校的聋人女足),早已成为了西安残疾人群众体育领域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越努力,越幸运!”
聋人足球比赛的上场人数、场地和比赛时间等竞赛规则与健全人足球比赛基本相同,但因为参赛球员双耳听力损失均大于55分贝,所以在球场上,运动员更多是用眼睛去观察,凭借手势和默契组织攻守。
“聋人足球赛的裁判员手里,都得拿着一幅旗子,不止边裁,是包括主裁在内所有裁判都要拿。这个旗子是起到一个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因为聋人是听不到的,主要起到视觉上引起注意力的作用。比赛时,球员们必须通过眼神、手势,还有看教练员的手势来进行调整,或执行技战术安排,这些方面是跟健全人足球赛不同的。”据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体育教师李晨介绍,为了解决沟通上的问题,几乎每一支聋人足球队都有专属的“足球手语”,而这样的手语健全人自然看不懂,就连不踢球的听障人士也看不懂,“我们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之间用的不是常规手语,我们用的 ‘足球手语’大都简单明了,队员一看手势就能明白教练要布置什么样的战术。比如教练左手握拳、右手出掌轻拍左拳,就是要求队员们要在场上‘控制节奏’,诸如此类的战术手语,我们开发出了不少。”
凭借教练员“足球手语”的点拨,更靠着每一位队员的努力和拼搏,去年6月举行的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五人制聋人足球赛中,以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足球队为班底组建的陕西省聋哑人五人制足球队男队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冠军,这也是残运会历史上,陕西代表队夺得的首个足球项目冠军,意义非同一般。“那次比赛让我们终生难忘,特别是与河北队的冠亚军决赛,我们最终通过点球大战才赢得了金牌。这次夺冠的经历,让我们对‘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王昊宇的这番话,张志强也颇为认同。
走出国门,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圆梦!
2022年,在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认证和支持下,聋人国际足球联合会主办的首届U21聋人五人制足球世界杯于12月5日至16日在吉隆坡举行,王昊宇、张志强获得了代表中国队参赛的机会,身穿胸口印有五星红旗的队服、走出国门并踏上世界杯的赛场,两位陕西小伙子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他们开心地表示:“我们参加的,是一届听不见掌声却从不缺少掌声的世界杯!”
在西安求学时就展现出体育、艺术等方面天赋的王昊宇,很快就和新队友们打成了一片,而平时生活中从来不乱花钱的张志强,则精心地制定了此出国参赛的“攻略”和计划。“开赛四天了,我们已经踢了两场比赛,成绩算太理想,但足球是圆的,我们会在后面的比赛中全力以赴,争取不留遗憾。”王昊宇表示,与成绩相比,这次能够获得参加首届U21聋人五人制世界杯的机会,已经感到很幸运了,“毕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在与其他国家的球队交手时,学到了不少东西,真是圆梦了!”
张志强也表示:“无论最终球队取得什么的成绩,我们都会以从容、成熟的心态去面对,今后,我们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奋斗,球场上、生活中,都是如此。”
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靳鹏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