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育儿师哪家好新职业新期待家庭教育指导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 点击:[11]人次
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记者关灵子)近期,人社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包括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碳汇计量评估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民宿管家等。
近年来,很多新职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据了解,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相继发布四批共56个新职业,此前发布的网约配送员、整理收纳师等新职业也都备受关注。
受访专家表示,职业一定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推进、不断更新的,新职业的产生体现了时代发展,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尤其体现在家庭教育、养老、环保等方面。
资料图:2020年6月18日,山东临沂,在沂南县民宿管家技能竞赛上,民宿管家在布置客房微景观(图片来源:CFP)
“90后”“00后”将成新职业主力军
记者梳理新职业名单发现,18个新职业大体分为三类,包括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数字经济发展催生的“数字职业”;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下的“绿色职业”,以及在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职业,如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民宿管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负责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明认为,随着底层数字技术、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疫情加速了传统制造业、工业领域的转型升级,使得新兴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增大,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
此外,“大众对于个性化、专业化社会服务的诉求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要求不断升级,这也使得新职业涌现出来。”徐明说。
当前,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新职业的诞生无疑打开了更多就业“风口”。“自由的工作状态、将兴趣与职业融合、足够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新职业具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各种因素。”徐明说。
他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20年,由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构成的社交平台生态,衍生就业机会3684万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共有2097万人通过短视频平台从事创作、直播、电商等工作从而获得收入,其中不乏互联网营销师这样的新职业。
据某平台发布的《青年新职业指南》调研报告,超过五成年轻人希望尝试新职业,更有近两成年轻人已经开始从事相关职业。新职业就业前景广阔,“90后”“00后”将是新职业的主力军。
家庭教育指导师 需同时具备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在此次公示中,作为18个新职业之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2年1月1日,我国首部关于家庭教育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正式从“家务事”上升到了“国事”的高度。
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表示,中国向来有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的传统。近年来,国家倡导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之“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教育的需求加大,诸多因素催生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新职业。
而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为新职业,“新”在哪里?又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什么素质和条件?
对此,康丽颖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师与传统意义上的“家教”有着本质区别。“此前,家教一般受雇于私人或家庭,而家庭教育指导师一般受雇于政府或有关机构,比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社区家长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康丽颖说。
资料图:2020年7月19日,浙江金华一小学开设家长课程,新生与家长同时收到入学通知书(图片来源:CFP)
在工作职责方面,人社部表示,家庭教育指导师是指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家庭教育活动组织等的人员。
在康丽颖看来,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的教育属性,决定了从事这一新职业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伦理、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除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外,还要系统学习家庭建设、亲子关系、科学养育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处理育儿困惑、解决孩子的同伴交往、师生关系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首都师范大学面向本科生增设了两个家庭教育辅修专业,分别为职业化取向学习做教师指导家庭的专业和非职业化取向学习做父母的专业。“大学生也将从恋爱走向婚姻,组建家庭,学习如何更好地经营婚姻、科学育儿,有利于个人成长,也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非职业化取向的家庭教育辅修专业同样是必要的。对于师范大学人才培养而言,这两个方向的结合,则体现了成家立业的高度融合。”康丽颖说。
人社部将组织制定新职业标准
新职业的产生不仅能为家庭教育带来新变化,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以“数字职业”为例,此次公示的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职业,均是参照《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进行界定的。在徐明看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新的经济业态,催生了新职业;而新职业的产生与扩容,也将推动相应业态经济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
近年来,新职业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打着“短期速成”“官方认证”等新职业资格名义的培训市场乱象也时有发生。
此前,人社部已印发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
下一步,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新职业标准,指导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同时,积极稳妥推行社会化评价,由经人社部门备案的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展评价活动。
人社部表示,将由评价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评价认定合格的人员颁发证书。获证人员信息纳入人才统计范围,获证人员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