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的12个基本点叶建灵家长您需要读懂推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 点击:[10]人次
今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消息,要求全省范围内各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该消息一发布,社会评论褒贬不一。然而,各位家长朋友们,为了您孩子的长期成长,您需要读懂该“消息”背后的意义。
(不要让孩子在亚健康状态下成长)
1、慢慢来,比较快。
自从孩子入学伊始,家长就被迫加入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大军之中,孩子也成功地被塑造成了穿梭在学校与补习班之间的学习永动机。然而,想让孩子喜欢学习,请你诱惑他;想让孩子反感学习,请你强迫他。静心自问,今天我们的孩子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亦或是被迫学习?我们每一个孩子带着好奇心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断去探索这个世界,因为我们家长的拔苗助长心理,不经意间破坏了孩子的动力系统,却还浑然不知,最终孩子还要受指责。所谓的家长病了,还一味让孩子吃药。
今天,教育部门做出这样的决定,正是看到了孩子学习成绩决定于课堂听课质量。而听课质量又由注意力集中与否,有没有预习等要素决定,充足睡眠不仅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益,对学习质量更有长期意义。所谓要想学习好,首先休息好。望家长能帮助孩子养成“到点睡按时起”的好习惯,具体来讲:7-13岁,每天睡10小时;14-17岁,每天睡9小时;18-22岁,每天睡8小时。
磨刀不误砍柴工,浮躁的世界,心静者胜出。慢慢来,比较快……
(慢慢来,比较快)
2、那么远,那么近。
孩子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在家长肉眼看不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一年级孩子成绩差距不明显,越往后差距越明显。有一天,你看到孩子的学习落下了一大截,绝不是孩子这段时间没好好学习,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其根本就是没有遵守教育规律的结果,这个规律包括了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等等。
怎样才是遵守教育规律?比如,众多家长总是通过不断修剪,希望让孩子缺点越来越少,习惯越来越好。这份爱孩子的心不用言表,然而,孩子的成长是农业生长,不是工业加工。需要修剪,更需要提供土壤。如果孩子的这颗苗本身就种在沙漠、盐碱地,我们一味地去修剪意义又有多大呢?土壤是什么?就是家庭生活模式,就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不需要某一方面强调特别多,某一方面又缺失特别多,如同土壤养分不能失衡一样。所以家庭教育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完整。今天,教育部门发布的“推迟小学生上学时间”正是看到了孩子成长土壤出了问题,希望通过调整,能适当均衡。这样的调整不是“术”的层面,是“道”的层面,其长远意义会慢慢呈现。
未来孩子会怎么样,是很远的一个问题,但也很近。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模式决定了今天我们孩子的样子;现在开始我们能遵守教育规律去育儿,多年后才能成就未来我们期望的样子。
在充满惶恐与不安的成长路上,曾经我们都希望有那么一座灯塔,以照亮我们心里的那个小太阳;今天,我们也已然成为别人的灯塔,不一定每座灯塔都会很亮,但每座灯塔都可以散发充满希望与爱的光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远,那么近……
(那么远,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