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光滑水筛

苏菲老师说育儿用三种方式建立规则让你的孩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6日    点击:[13]人次

关于给孩子建立规则,有的家庭就是太注重规则,没有给孩子应有的自由;而有的家庭给了孩子太多的自由,却没有规则。那么,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呢?

一、小猪的栅栏的故事

记的有个关于规则与自由的故事,就是小猪的栅栏的故事。

养猪者A在山周围建了通电的栅栏,每天通电,如果小猪跑出栅栏就会被栅栏电到;养猪者B也在养了一群小猪,他也装了栅栏。但是他觉得小猪被栅栏电到很痛苦,所以他偶尔会给栅栏通电;养猪者C也养了一群小猪,也修建了栅栏,但是他从来不给栅栏通电。

不同的管理方式,最终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A养的小猪都非常自律,不去栅栏边,因为去栅栏边就可能会被电到,小猪只在栅栏的范围内活动;

B养的小猪呢,非常“聪明”,在找到栅栏不通电的规律后,撞破栅栏跑了;

C养的小猪自然也是冲破栅栏跑了,因为栅栏从来不通电。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有没有觉得,这跟给孩子建立规则,有非常相像的地方。

从上面3个不同的养猪者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管理方式的差异。A是坚定地执行规则;B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在建立规则;而C根本就没有建立规则,是无安全自由的状态。

二、用三种方式建立规则,让你的孩子将来更自律

父母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有很多规则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帮孩子建立。帮孩子建立规则,是帮助孩子建构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而且让孩子有能力判断自己的对错。

1、规则定下后不能随时变动

见过很多家长,高兴的时候孩子要啥都满足,即使是不合理的;不高兴的时候孩子合理的要求也不会满足。这就是在根据家长的心情而随时改变规则,就像养猪者C一样,有时候给栅栏通电,有时候不通电。

拿我们家Frank爸爸以前的做法来举例,在Frank很小的时候,如果Frank做的事情让他高兴,爸爸就会很高兴地说:“儿子,想要什么?爸爸去给你买。”当Frank做的事情让他不开心的时候,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他都能找出不满足的理由来。当然,这是以前的Frank爸爸,现在的他早就脱胎换骨了,再怎么说也是两个娃的资深爸爸了。

基于以上案例,不知道你是不是一个这样的家长呢?作为孩子,其实是很迷惑的,他不知道这个规则是什么,家长的做法也会让孩子认为,这个规则就是爸爸高兴时什么要求都可以被满足,爸爸不高兴时什么要求都不可以满足,所以也会导致孩子学会在爸爸高兴的时候提出无理的要求,就像养猪者B的小猪会选择栅栏不通电的时候冲出栅栏。

我们真正要给孩子的规则是需要的东西家长可以满足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会酌情满足自己。这个规则不因父母心情的好坏而随时改变。

2、从过马路看遵守规则

作为一个中国人,谈过马路这件事情,其实感觉挺羞耻的。为什么呢,因为你走在路上,总能够看到红灯的时候有大批的人集体闯红灯,甚至还遇到过交警因为批评教育一个闯红灯的人而被骂了的事情。生命是每个人自己的生命,你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还需要外界来提醒你珍爱自己的生命,想想这件事情就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当你带着孩子过马路时,即使是红灯的时候没有车,有大批的人会过马路,你会选择和孩子随波逐流,还是坚定地遵守交通规则等到绿灯亮了再过呢?我们家是这样,即使红灯没车我们也坚定地等交通灯变绿再过马路。

因为很多道理你跟孩子讲的再多,说的再天花乱坠,都不如拿出一个实际行动来做给孩子看,正应了那句话“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个样子看。”

否则,孩子会觉得你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自然,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成为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的人。所以,给孩子建立规则,首先从自己做起,你的做法将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3、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

这里的规则是指家庭中的规则,如果这个规则需要孩子去遵守,那么,孩子也有参与制定规则的权力。

Frank5岁时我们一起定好了分房间的计划,目标是上小学前彻底实现独立睡觉。分房间睡的规则就是他和我们睡一天,然后独立睡一天,自己独立睡一天没问题之后开始独立睡2天。以此类推,独立睡得天数慢慢增多,和我们睡得天数慢慢减少。

Tips:一方面,孩子和家长共同制定规则,有利于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孩子参与制定的规则,在执行起来他更容易接受。

自律的形成同其他品质的形成一样,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当家长给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孩子就不会像养猪者B和C的小猪一样,冲破栅栏跑出去了!

安德森看病中介

出国看病的服务机构

赴美就医中介机构

国外医疗中介机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