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装修卧室搬进碧海阳光城的群众生活过得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 点击:[11]人次
6月27日
来自长春堡镇、田坎乡、阴底乡等
30个乡镇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高兴地入住了碧海阳光移民新城
搬迁群众入住新房(资料图)
一个月过去了
他们的生活过得怎样?
住得是否习惯?对新家是否满意?
带着这些疑问
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了碧海阳光移民新城
入住碧海阳光移民新城的搬迁群众
长春堡镇蔡官村联合组:赵玉华
两年前,家住长春堡镇蔡官村联合组的赵玉华与丈夫常年在深圳打工。后来,家里发生大变故,丈夫不幸去世,而那时,恰逢3个儿女到了升学关键时期,为了照顾孩子,赵玉华回到老家,靠做临时工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赵玉华
“以前的老家面积不到40平方米,一大家子人挤一起,生活十分不便。现在搬过来了,新房子住着舒适又敞亮!”对赵玉华来说,这一个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房子变好了,环境变美了,出行更便利了。
赵玉华家卧室
赵玉华家阳台
如今,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赵玉华打算做点小生意,争取不再和“穷”字沾边。
赵玉华准备做点小生意
长春堡镇:钱伟
从长春堡镇搬过来的,还有钱伟一家。这一个月,钱伟心里一直放不下一件事:4个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搬过来后,他们去哪儿读书?
钱伟的孩子
7月30日,长春堡镇服务干部郭洪给钱伟送来了一份大“礼”——4张入学通知书。看着通知书,钱伟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入学通知书
“政府解决了孩子的就学问题,让他们去海子街中学和前所小学读书。这比以前在老家走一两个小时的上学路,近了很多。”钱伟眉开眼笑道。
开心的钱伟
喜事一再传来,钱伟和妻子在海子街镇一玻璃厂里找到工作,等正式入职后,俩人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有4000多。现在的生活,钱伟十分满意:“孩子读书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孩子们认真看着自己的入学通知书
燕子口镇新光村:吴光明
在燕子口镇新光村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吴光明和老伴正慢慢适应现在的生活。
吴光明和老伴、老朋友一起聊天
“党的政策好啊!原来的房子又脏又破,现在让我做梦般地住进了新房,什么家具也不用我花钱买,看病也方便,太享福了!”一提到新房,吴光明一脸幸福。
新房子
现在的幸福日子,吴光明和老伴每天都会一早步行买菜,午后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或约老朋友到家里聊天,日子舒适且惬意。
保障措施
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内
碧海阳光移民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单光勇介绍,截至7月30日,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已搬迁入住836户3214人。“依托周边配套产业园、经开区吸纳就业等方式,落实搬迁群众就业保障,确保搬迁户每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安置点挂牌成立了七星关区人民医院白杨林分院,目前装修已基本完成,不久即可入驻办公,提供医疗服务。安置点配套建设1所小学,即碧海阳光小学,拟设36个班,容纳近2000名学生,预计2019年7月完工。配套建设2所幼儿园,拟设24个教学班,容纳720名学生,目前一所幼儿园主体已完工,另一所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单光勇告诉记者,物管公司在各个督查点设立了保安岗,保安24小时值班,保障了搬迁群众的安全问题。
入住碧海阳光移民新城的搬迁群众
属于小朋友的动画片时光
搬迁成效稳不稳
搬迁群众满不满意
关键还看全方位保障措施到不到位
区委、区政府下真功夫解决好
搬迁群众的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等问题
让他们脱真贫,真脱贫
监制|黎秀禹
主编|穆立坤 编辑|张诚
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