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涵打工赚钱养宝宝(商城县汪桥镇:一名小学生的心愿)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4日 点击:[13]人次
三农全媒体记者丨丁浩
通讯员丨洪先婷
2月12日临近中午,在疫情防控劝返点值班的汪桥镇董畈村支部书记杨术国,刚换班准备回家吃午饭,正好碰到两名群众,原来是该村的杨老汉带着他的孙女杨忆涵来了。
“老人家,有什么事啊?”杨支书问道。“俺家小涵说到村里捐点儿钱”。捐钱?杨支书诧异的看着眼前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丫头,小心翼翼的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来一封信和几百元钱。“大叔,你拿回去吧,你家里的情况我很清楚,也不是很宽裕,不需要你们的钱。有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肯定会战胜这场疫情的”。“这孩子写了一上午的,这是她的心愿,你们拿着吧”。
老人和孩子坚持把信封塞给了杨支书,杨支书展开了这封信,信是这样写的:“武汉雷神山、火神山的叔叔、阿姨们,….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不顾个人安危治疗生病的叔叔阿姨…我非常感动,我决定把我的压岁钱捐给你们治疗那些患者,最后祝叔叔阿姨在您们的治疗中平安健康,早日康复出院”。
除了这一段感人的文字,还有800元,还不知道这是她积累了几年的压岁钱呢,杨支书心想。杨支书一再坚持不要他们的钱,看着眼前的这封信,杨支书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杨忆涵小时候。
今年不满10周岁的杨忆涵在3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睦,离婚了。迫于生计,小涵爸爸在郑州务工,由于没有技术,只能靠干苦力赚钱。杨忆涵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董畈村“两委”多次到她家去,了解家庭情况是否符合识别贫困户的条件,但是杨老汉都拒绝了,他说:“虽然我们现在困难一点,但是孩子她爸还能务工,我虽年龄大了,干不动重活,但我和我老伴还可以在家养猪赚钱。我家就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把党的好政策留给更需要的人吧”。杨忆涵虽然才上小学四年级,父母都不在身边,但比同龄人懂事多了。在学校,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放学回家后,先帮爷爷奶奶干家务活,等吃完晚饭后,爷爷奶奶在家看电视,自己一个人在卧室写作业。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各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纷纷行动,积极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积极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截至2月16日,汪桥镇已接收爱心人士捐赠62.195万元,将最大限度发挥效益,确保“好钢”全部用在“刀刃”上。
赴美就医签证
美国安德森看病流程是什么
赴美就医服务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