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国之大器

家长如何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育儿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6日    点击:[23]人次

家长如何发现新生儿听力异常育儿

很多做过母亲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怀孕的时候,总是担心这孩子不会缺胳膊少退吧,等到孩子出来了又担心不会是聋子或者哑巴。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想过?那么对于新生儿我们如何发现其是否有听力障碍呢?

国际上对听力损失儿童一贯执行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去年6月1日起,卫生部颁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在全国正式施行,其中规定:诊疗科目中设有产科或者儿科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如不具备条件者,应告知监护人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及听力筛查。可见,新生儿听力筛查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耳聋的重要手段,以前,因为太小的孩子不会表达,患儿在襁褓期不易发现,等长到两三岁时才发现,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家长也能发现孩子听力异常

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虽然他们不会做出主动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在声音的刺激下产生下意识的反射活动,比如避开他的视觉在他耳旁敲击物品产生声音,他会做出眨眼、身体抖动等动作;四个月之后,孩子就有了主动寻找声源的能力,听到强的声音刺激后会用眼神或转动头去寻找。一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话,按照语言命令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两周岁时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如果在哪个年龄段发现孩子的反应不相符,就应该对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产生怀疑了。

新生儿2-7天时可做听力筛查

卫生部规定,新生儿2-7天可做听力筛查。常用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耳声发射法,就是将很小的耳塞插入新生儿外耳道,然后播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卡嗒音。正常的听觉器官(耳蜗)能对这种声音产生回音,后者能被耳塞内的接收器捕获和记录,经过仪器内的微电脑分析并作出判断。另一种方法为自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基本方法是:将多个小电极置于孩子的头部和颈部,并通过耳塞播放经过特殊设计的卡嗒音,然后利用计算机记录耳蜗后听觉通路的电位变化,经过计算机分析后得出结论。其中前者更为常用。

宝宝的听力障碍如何预防?

目前,对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因素尚未完全认识,但发现与以下高危因素关系较密切:耳聋家族史,宫内感染,颅面部畸形,早产或极低体重儿,多胎,母亲滥用药物和酒精,母亲糖尿病,染色体异常,以及一些与感觉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有关的综合征等。

孕妇加强个人卫生保健意识,使胎儿避免不良接触,加强妊娠期和围产期保健,做好胎儿和新生儿疾病防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但由于病因复杂,完全预防该病的发生尚不可能。因此,加强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并早期医疗干预,是小儿聋哑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家长在照顾新生儿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各阶段成长情况,即使自己的宝宝不能通过听力筛查,父母往往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如果首次筛查不能通过,必须进一步复查,如果真的存在听力障碍,家长要在孩子3岁以前特别是1岁之前给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