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全国经济

大年三十妈妈家装修好吗为了给我装修新房母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2日    点击:[8]人次

“你爸一个人在那冷清呢,我早点过去陪陪她…”

6年来,这一直都是我母亲的口头禅,去年春天开始,她突然不说了。

6年前,我父亲肺癌去世,母亲守在他的灵堂里哭了三天两夜,差点把眼睛哭瞎,后来眼睛没事,人却在冬至烧纸时因为烟熏中毒被送进了医院。

出院后,母亲开始变得神叨叨的,把“死”常挂嘴边,她觉得父亲不能没有她,即使到了“那边”也需要她照料,所以她一直在为去“那边”找我父亲做准备。

2015年底,我耗尽家里所有积蓄,又问舅舅借了3万元,终于凑齐了25万首付,在县城买了房,一年后,我拿到了新房钥匙,便带母亲去看房,她进屋后的第一句话是:“老头子,我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去找你咯。”

我替她“呸”了三声,她却一脸嫌弃地径自走开了,仿佛在嘲讽我老迷信。

母亲是个十分隐忍的人,无论痛苦或是喜悦,都不会轻易写在脸上,这让我更加担忧她对自己的“诅咒”,因为不知道她哪句话是真心的,哪句话是随口胡诌的,我只好对她严加管控,生怕她突然付诸行动,跑去找我父亲。

我每天中午会打电话给她,问她上午去了哪,做了什么,午饭吃了啥,一开始她会很配合地一五一十回报情况,可没过多久她就嫌我烦,干预她正常生活,甚至拒接我电话。

于是,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监视”母亲,我只好放弃单位的免费午餐,每天中午骑车回家吃饭,骗她说单位食堂整改,要有一阵子没饭吃了,她将信将疑地看看我说:“那我明天多买点菜。”

一天中午回家吃饭,母亲突然问我有没有打算买套房子,我一脸疑惑地看着她,她反而提了提嗓门冲我嚷道:“看啥看?你不打算娶媳妇儿啦?”

母亲把街坊邻居家子女买房的案例都给我例举了一遍,希望我这条咸鱼能主动翻个身,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案例也很有感染力,但钱呢?没钱怎么买房?

终于,我用缺钱这个万能的理由让她消停了,她满脸失落,却皱了皱眉思考着什么。

晚上回到家,我刚坐下吃饭,母亲就捧着一个布满铁锈的饼干罐头杵在我面前,说:“里面是你爸跟我这些年给你攒下的家当,应该有个十几万,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没房子谁嫁你?!”

我知道老两口节省惯了,但没想到他们居然能攒下这么多钱。

我小时候,父母在乡下种田,后来没田种了,他们就拿着老房子拆迁的钱来县城买了套老公房,平时父亲去码头打点零工,母亲偶尔给人做些针线活,勉强维持生计,攒下这么一笔巨款,我简直不敢想象。

我鼻子一酸,强忍着眼泪低头扒饭,没敢抬头看她一眼。

有了房子的3个月后,我谈了一个对象,她是个幼师,父母在西北农村,家里有个小5岁的弟弟。

相处近一年,我们打算领证结婚,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没钱装修新房。

买房已让我倾家荡产,每个月一半的工资都补贴了房贷,算上日常开销,这两年我几乎没存下一分钱;对象的家里十分封建,有钱必须留给她弟弟,更何况没钱,她弟弟上大学的学费都是靠她挣的。

经过几轮协商,我们达成一致:先领证,一年内攒钱装修,来年再办婚礼。

2018年元旦后,我和对象领了证,当天晚上母亲难得做了一桌好菜算作庆祝,饭桌上,她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她要去省城打工。

母亲话音刚落,我脸色一沉,劈头盖脸怼了回去:“你瞎折腾什么呢?快60的人了,能不能消停些?你去打什么工?谁要你?你这不是胡来么…”

对象一脸尴尬,一边叫我消消气,一边劝母亲再好好想想:“妈,我们虽然赚的不多,可养活您还是够的,您真用不着跑去受罪的,您再好好想想?”

“你们别为我操心,我已经想清楚了”,母亲吃了口菜继续说:“我算过了,以你们现在的收入,明年装修新房子是不可能的,我也不想让你们小两口挤在这间破房子里过日子,我是不年轻了,别的活做不了,操持家务还是可以的,去省城做保姆,我打听过了,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加上你们的,装修的钱就有了…”

我刚要开口反驳,她伸手示意我闭嘴,“我已经决定了,你别多话,不让我去省城,我就去找你爸!”

过完年,母亲就收拾行李去了省城,我们想送她去,却被她严词拒绝,叫我别浪费车票钱。

我给了她一个旧手机,嘱咐她到了省城就给我们报平安,离开县城11个小时后,母亲打来了电话说自己到站了。

第二天下午她又来报信说找到工作了,护理一个80几岁的老太太,一个月三千五,包吃住。

母亲离开后的家里变得空荡荡,早上起床没有了没完没了地唠叨,下班回家没有了热饭热菜,没人跟我抢电视看,没人抱怨我乱丢衣服,没人嫌我地拖不干净。

为了不影响工作,母亲不让我找她,只有她偶尔闲暇时可以躲去楼道里给我们打电话,她又嫌电话费贵,总是在互道平安,互相唠叨几句后就匆匆挂掉,我问她忙不忙,累不累,烦不烦,她一一否定。

五一小长假,我提议去省城看她,她却找了几百个理由推脱,十一的时候我再次提议,这回她连理由都懒得找,直接表示拒绝接见。

夏天的时候,有一次母亲连续4、5天没有来电话,我打过去,她说自己在忙,就挂了。

两天后,她终于打来电话,说自己照顾的那个老太太前阵子过世了,老太太家人很感激她那段时间的照料,最后结账时多给了她半个月的工资,后来她又找了几天工作,才安顿下来,这回是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工资和之前一样,叫我放心。

一次,我出差去省城,特地抽空买了些日用品和药品给母亲送去,她有老胃病,在家都靠我盯着才肯吃药,我想她去了省城一定不舍得买药吃。

我们在一个老居民楼的楼道口见了面,时隔大半年没照面,我眼前的母亲精瘦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明显深了,皮肤黑了不少,头发白了不少。

“又瞎买,我这里东西都全,你买这些干什么?!”

“我不在,胃药你会按时吃?你把胃折腾坏了我可赔不起!”

简单聊了不到5分钟,母亲便下了送客令,匆匆跑进了楼道里,楼上的孩子该换尿布了。

我听着楼道里传来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眼泪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

母亲回到县城时离除夕只剩3天,我们去车站接她,她背着一个几乎饱和的帆布书包,两手各拎一只圆鼓鼓的麻布袋,摇摇晃晃着从里头走出来。

见到我们,母亲第一句话是:“我不在家,你俩怎么都瘦了?”

回到家,母亲往桌上放了两只信封,她说:“厚的35000,补贴你们装修,薄的1500,算给你们包的压岁钱,剩下的我得给自己买件新棉袄,刚回来路上快冻死我了。”

我和对象一把抱住她,一时间哭得稀里哗啦。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挤在沙发上看春晚,我开玩笑问母亲过完年还回省城吗,她却一本正经地开始教育我,数落我们这一年都快把家里弄成狗窝了。

“我算是想明白了,就为了盯着你们好好过日子,我还得晚两年去找你爸!”

本文来源丨微信公众号:唬说爸道

西部旅游期刊

现代农机

移动信息邮箱

装饰装修天地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