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玲家的装修俗女养成记第2季大结局俗女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2日 点击:[12]人次
上周末,《俗女养成记》第二季播完了第10集。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笑中带泪的神经病风格,既治愈,又好笑。
阿玲回来了
第一季里,陈嘉玲以退为进,勇敢地做出了一次遵从本心的“逃离台北的返乡”,也承担着巨大的代价——失业、失恋、生活秩序崩溃。回到台南老家的陈嘉玲,谈了新男友,找到了竞选秘书这个事情做,父母都也逐渐理解她对新生活的选择,还买了一所小房子,有了安身之所。但是,新生活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到了第二季,新问题,又来了。
消沉地离开台北天龙国
第二季开始新生活
好在,原班人马的第二季没有让剧迷失望,保持了前作的高水准,给出了值得信服的续集。小编个人依然要为它打五星。
这一季,如果概括主题的话,与第一季一脉相承,还是在跟随陈嘉玲去追寻自己想要什么。不同的是,主创的目光更集中描摹剧中女性的群像,来探讨“坚持自我”和“妥协”的问题。陈嘉玲是主线,但是琇琴妈妈、月英阿嫲、育萱表姐,在第五集之后也都加入了这个“末路狂花”团体,以及,由许方宜扮演的那个爸爸的 “第三者”,也在共同编织着这个主题的叙事。甚至,剧中的男性们,爸爸、蔡永森、弟弟,也在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烦恼着。
一起逃离男人的“末路狂花”收到了帅哥送的蛋糕
于是,我们看到,在童年故事里,成人世界就像那个“鬼屋”,小陈嘉玲大部分时间只是旁观者,充满疑惑、好奇、畏惧地隔墙观望。
而在新一季,第一集,是一个转折点,小陈嘉玲要上国中了,进入叛逆的青春期,她的自我萌醒,自己想留臭美的长发,母亲却为了怕她学习分心,给她强行剪了短发。正对应了心理学家所总结的,“女儿和妈妈的战争,存在于对"美"的争夺上。“。
被剪短发而委屈生气的小阿玲
现实那一边,妈妈也在强行干涉陈嘉玲装修自己房子的枝枝节节,“不要买容易脏的白沙发”,“要请风水大师做法来驱鬼”……。
因为装修和妈妈大吵
母女的战争,始于青春期的对峙,一生都在不断发生,但是,战争也是对话的一种方式,女性对母亲的反抗,往往也是对女性身份的不理解、不认同的附属性问题,当陈嘉玲自己去经历母亲作为女性经历过的一切后,她们可能又会重新找到相处的更好的状态。
当女人没有一样是好的吗?没有。
于是,到最后一集,在家人、爱人的集体陪伴下,陈嘉玲抓着妈妈的手,在她的安抚鼓励下,生下了宝宝,还以一颗棒球向蔡永森求了婚。陈嘉玲幸福而写实的生活,掀开了新篇章。构成了母女关系从战争到和解、女性自我身份从疑惧到接纳的闭环。
双双遭遇情感危机的母女,角色互换,母女关系的互文
琇琴妈妈在产房为阿玲打气
这种和解,观众会祝福吗?满意吗?看过一些讨论后,我发现观众意见不同,争议很大。很多人觉得这个结局,说明陈嘉玲最终还是妥协了。是这样吗?
这里想谈一些个人的小看法。
陈嘉玲曾经拒绝孩子到来,有想过做单亲妈妈,她考虑到自己新的英文导游工作刚起步,伴侣蔡永森只有一份薪资不高的棒球教练临时工作,两人没有存到足够的钱,暂时并不适合生育孩子。但是,四十岁的年龄和特殊身体状况,又使她不得不慎重考虑这可能只有一次的生育机会。如果不生搞事业,很酷;生了,不复合,做单亲妈妈也符合我们对独立女性的期待。
为孩子问题与蔡永森提分手
对女性来说,走入婚育当然是一场冒险,但是陈嘉玲这次拥有了同担风险的忠诚伙伴,蔡永森和她的家人们。
但是,陈嘉玲上一次选择逃离,这一次选择接受,中间是有成长的,她的处境也已经根本变化。蔡永森放弃喜爱的棒球,转行去做房产中介,买下他们共同的房子,在孕期对陈嘉玲全副投入地照料,不仅承诺了,也足够诚恳切实。她的家人们,更不必说。比如原本传统固执的琇琴妈妈,经过了与爸爸的冷战、重归于好,与女儿的共同生活,他们都更加理解和尊重彼此的自我,一定程度上,解开了家庭关系对自我的束缚。
买下房子的蔡永森很懂陈嘉玲
因而,也可以说,这个选择,遵循着精心设计的结构,自然而然地到来,还是自圆其说的。陈嘉玲可以在祝福中走入婚姻、做妈妈,我们也相信尽管前途不会更轻松,依然会有很多写实的困难,她也不会再失去自我。陈嘉玲,撒由那拉!
再见,陈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