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经济数据

贝家花园围栏推荐客厅装修狮子林禅寺寻踪记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2日    点击:[10]人次

真趣亭的左后方,这位女士在这块廊壁碑文前阅看了约二十多分钟,这也使我对这块碑文的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状态,待女士走后我来到了碑文前,详细地看了碑文。墙上嵌的竟然是乾隆亲手临摹的倪瓒《狮子林全景图》的石刻,石刻中还有几个乾隆的钤印章,添加了几个人物。

原图是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由如海上人邀请著名山水画家倪瓒所作。

乾隆十二年(1747)倪瓒的《狮子林图》传入宫廷,乾隆皇帝对其推崇备至,甚至一度超过了赵孟頫的《鹊华秋色》,他在画中空白处写满了题词,盖满了钤印,还亲手摹写了一幅。乾隆皇帝一直以为狮子林是倪瓒家的园子,早已不存,后来得知此园就在苏州,并且仍然存世,大喜过望,1757年第二次南巡时便携倪瓒此图到苏州实地寻访,并下旨对园林进行重修。

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巡江南,带了倪瓒的《狮子林图》展卷对照观赏狮子林。赐匾“镜智圆照”,又题五言诗《游狮子林》,此诗现刻在狮子林御碑上。 五年后(1762)三巡江南,为狮林寺题额“画禅寺”,留下七律二首,其一题在亲手临摹的《狮子林图》上“命永藏吴中”,另一首《游狮子林得句》题在倪图上空白处,赞狮子林“一树一峰入画意,几湾几曲远尘心。”

廊道始于古五松园,经真趣亭、听涛亭、问梅阁、双仙馆、扇亭、正气亭、御碑亭、终于立雪堂,环绕狮子林北西南三面墙,共有碑文72帖。首贴是吴昌硕所题“听雨楼藏帖”五个大字,位于古五松园后花园,也是狮子林观景、了解园林文化,休闲轻松散步的好去处。

狮子林藏贴,名为《听雨楼藏贴》,也就是辑峰指柏轩二楼。最早是清乾隆年间周立崖(周于礼)所收藏的书法作品,他收藏了唐宋元三代最杰出的书法家的作品(没有明代和清代的),包括禇遂良、颜真卿、蔡襄、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周立崖把这些作品分4 卷钩勒入石,镌刻者为当时的刻石高手穆文、刘宏智。周立崖之后道光年间被苏州人南雅先生顾莼收藏,咸丰年间被沈宝谦所藏。民国初年辗转流入狮子林主人贝润生手中。

贝家视《听雨楼藏帖》为珍宝,镶嵌于花园走廊墙上,从五松园后廊开始,按书者年代先后顺序,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直至立雪堂。

贝润生重造狮子林后,请吴昌硕为《听雨楼藏帖》题碑,吴昌硕就写了“听雨楼藏帖”五个字,字体为石鼓文,当时是1921年,吴昌硕78岁(吴昌硕于1927年去世)。石鼓文是秦统一中国之前就使用的一种古老文字,比小篆古老得多,因刻在石鼓上而得名,又称大篆。

《听雨楼藏帖》建成后,贝润生将全部藏贴拓片,与他拥有的其他书画碑贴一收藏在指柏轩楼上,现不知所踪。

贝润生请堂弟贝恒,于1921年工程结束时,写了一篇三百多字的跋,从跋上可以了解《听雨楼藏帖》的经历,他是怎么监督工匠镶嵌书条石的,以及这些书条石的来源、经过等,是颇具历史价值的文献。《听雨楼藏帖》最早为周立崖所收藏,后来转手至顾莼、沈宝谦、叶昌炽(都有跋记载),最后为贝润生所获得。

双香仙馆是一个长方形单檐亭,屋顶与廊共用,三面围木制栏杆,亭内设汉白玉石台。

所谓“双香”是指梅荷之香,因亭外近处有梅花,山下是荷花池。冬天梅花暗香浮动,夏天荷花香远益清。在这里能享受到这两种清香,好似仙人居住之所。荷花与梅的清香都是纯洁的,带给观赏者以高尚的享受并使心灵得到净化。

狮子林禅寺寻踪记(九)碑廊、文天祥碑亭、御碑亭

科技与创新期刊

文理导航杂志社

财讯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