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养花温度水稻生长需要温度是不是温度越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0日 点击:[6]人次
水稻生长需要温度、阳光和水自然条件,我国南方适合这样条件,但是不是温度越高越好呢?也不是越高越好,我们实践证明,当水稻扬花期环境温度达到37℃以上时,无法授粉,水稻秕谷比较多,所以,我们农民种植水稻每年都采取措施避开高温期间扬花授粉,中稻栽插或直播在“入梅”前进行,能避开高温。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趋势下,水稻品种要耐高温,抗高温才是根治水稻高温热害的有效办法。水稻低于15℃可能会停止生长,低于5℃可能会枯萎死亡,但高于37℃有高温热害。(这里的温度指环境温度)所以水稻育种还是要尽快找到水稻抗高温基因,应对气候变暖造成水稻减产。
一、长江中下游地区伏季高温对水稻生长影响很大水稻生长温度适合在25℃——35℃,连续3天最高气温超过37℃以上,农民就要采取措施。所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每年有一个伏热,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全球气候变暖,现在江淮之间地表温度有68℃了,空气最高温度40℃,还在梅雨季节,人都受不了啦。对于分蘖期、拔节期水稻田要抽水灌溉了,可以降低地表温度。高温高湿对于当前水稻容易烂秧,水稻不分蘖分叉,叶片像火烧的一样。病虫害也比较多,高温高湿环境水稻纹枯病、叶瘟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蓟马偏重发生。高温对水稻扬花授粉影响最大,高温水稻雄花不分裂弹射花粉,或是雄花无花粉,使雌花无法授粉,所以到水稻“低头期”,我们发现水稻谷秕谷比较严重,水稻最高减产30%。不过农民现在在伏季高温时会采取降温措施,水稻减产也得到扼制,减产不明显。
二、每年水稻田在伏季水温烫脚,水稻田冒泡像煮粥一样,农民一般全天抽水灌溉降温我们这边水稻田每年伏季水温烫脚,水稻田冒泡像煮粥一样。水稻田冒泡可能是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对水稻有一定的危害。农民一般全天候抽水灌溉降温,把水稻田出水口和进水口同时打开,傍晚的时候把水稻田水放干,能降低田间环境温度2℃左右。另外为了避开高温时段扬花,我们这边农民中稻尽量往后推迟种植,一般“入梅”后直播。在高温时段,每隔7——10天对病虫害防治一次。长期劳动实践,我们这边农民也积累了防高温热害的经验。但如果水稻有抗高温基因,还是能降低水稻生产成本的,就不用投工投劳去抗高温了。我国科学家找到了水稻抗高温基因了,去年在媒体上我看到我国科学家分离出水稻抗高温基因了,如果用于制种,我们农民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水稻可以实现稳产高产。农民收入会提高,粮食安全更加有保障了。
三、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将减产3%——8%,培育出抗高温水稻新品种迫切需要,大豆、玉米、小麦也应该存在高温热害难题中科院研究发现平均气温每升高1℃,水稻将减产3%——8%,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培育出抗高温水稻新品种已经是迫切需要了,高温现在已经是影响水稻产量了。不仅水稻需要抗高温基因品种,大豆、玉米、小麦也需要抗高温品种,在南方玉米很难获得高产,可能与伏季高温、干旱有很大关系。比如说“秃尖”、玉米捧无籽粒农民说是高温热害造成的。种子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芯片”,是国家战略技术体现,所以,我们的农作物种子也要有自主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