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东山养花麦积区东山村于花开眼前的一刻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0日 点击:[7]人次
在麦积区东南5公里多的地方,有一个古树参天、植被丰茂、农舍错落有致的半坡村,但令人叹息的是,随着许多村民的外迁,这座村庄已然成了一个“空心村”——它就是麦积区马跑泉镇东山村。
我对老村庄向来是有些偏爱的,昨日朋友相邀去东山村一游,去后得知,已有人着手对该村进行改造,以期用艺术的方法给这座老村庄赋予新的生命与活力。
东山村紧邻颖川河、麦积大道,距离麦积区城区仅 5 公里,距离麦积山景区约 18 公里,距离天水南站和天水机场均约 10 公里,这个项目叫麦积区“东山林隐”文创田园综合体,占地总面积 2450 亩。
立于东山村的崖畔上,可俯瞰麦积大道从山下而过,翠山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翠山梁山山地体育公园亦近在咫尺,若建成,倒是成了资源共享和有效互补的共同体。
有人说,西北民居属黄土文化范畴,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改造后的东山村应当是一座有着"标本"价值的一个村落文化磁场载体。
东山村作为天水城市近郊的静谧田园,山、林、田、村立体景观基底优良、原乡田园风貌保持完整。
以深度整合东山村区域及周边农村闲置撂荒的农业用地、废弃村落、宅基地、林地资源和闲置房屋等资源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经营,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既可以实现闲置资源利用最大化,对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旅游精准扶贫、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东山村几乎家家门前和院中植有竹子,据了解,投资者多年来一直经营竹艺产品,这也是选择该地的一个原因,而在设计中,亦有一个思路为依托企业自身竹文化及竹产业优势,加大竹文化产品研发、展销,打造竹文化创意产业园。
于此,在挖掘整合天水民俗文 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通过匠艺结合打造集工匠学院、艺人基 地于一体的乡村田园创客基地; 植入天水地方性传统工坊与手艺展 示,将其打造成雅俗共赏的 “民艺民俗活态展示”园区。
当然,东山书院、耕读书苑之类文化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怎么叫综合体?
说个题外话,在当地,东山村所在的山叫罗汉山,民间传说此地出和尚,目前已出了13个大和尚,按传说要出18个,即十八罗汉。当然此仅为传说,不过东山村地势前出,伸展为坪,居高望远,空气清新,加之以城为邻,是个养老、静修的好地方。
此地西晒,阳光充裕,养花植树正好。
北方,槐树村村有,此株600多年树龄,家在大槐树旁,聚风聚水,养人。
农家院,怡然自得。
阳光透过树叶斜射下来,不知不觉,便是流年。
夕阳西下,散淡、适意,一把牌,打出去不问输赢,收拢来又是一把自在。
秋日之晒,摊开就是一院的阳光灿烂。
东山花漫坡,摇曳处,便是诗一般的田园农趣。
山间寒舍外,栽花养草,留存一份乡土自然的野性,山上农舍、山下新城,新老交错,便是一幅现代和原始共存的和谐画卷。
在风掠树梢的刹那唤醒乡愁与记忆,于花开眼前的一刻等待蝶变的欣悦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