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后如何提高精神面貌还在怕狗美国最新研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4]人次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在中国,很多家庭中很排斥儿童接触狗狗,觉得狗狗会伤害他们的宝宝。
可是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在三岁前开始接触家养宠物狗的儿童在成年后能够预防出现精神分裂。
这项研究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研究所,早些年我们知道,一个人患上精神障碍除了与基因遗传关系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童年的成长环境。
在美国,养狗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很多人和狗从小长大。为了搞清楚这其中的关系,Yolken及其同事研究了18371至65岁之间的1,371名男女,其中包括39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381名躁郁症患者和594名对照者。记录下来的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出生地和最高水平的父母教育(以社会经济地位衡量)。
在研究中,他们进行了分类,分别分成了这几组:出生至3岁、4至5岁、6至8岁和9至12岁。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在13岁生日之前接触过宠物狗的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多达24%)。
如果这些孩子从一出生时就有狗狗陪伴,那么他们终身患上精神病的风险将会是最低的。
所以他们认为,那些已经患上精神病的人,可以通过养狗的方式帮助其走出困境。
谈及为何养狗有利于避免精神类障碍发作,科学家称从生物学来说,狗身体中的微生物组中的某种东西传给了人类,增强了人的免疫系统,还能抵抗或者减轻精神类疾病的遗传倾向。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从心理学来看,精神病患者大多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狗作为群居动物并且多个世纪一直以与人陪伴为主,所以懂得人的情感,养宠物的人自身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也会因此获益。研究人员调查了500名18岁到26岁的研究对象,发现那些对宠物有强烈依恋感的人,人际交往更紧密。他们还发现,越喜欢宠物的人,越是善解人意。
2009年,日本麻布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逗完狗之后,人们体内的催产素水平(一种能引发幸福感的神经激素)明显提升。
所以不要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被狗狗伤害,其实养狗有很多好处。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针对焦虑症的康复,有时候“慢”即是“快”
焦虑症半年差点住院,走出后我想告诉你为何“接纳”很重要
战胜焦虑症:记住“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
治愈强迫、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导)
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接纳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
走出神经症,森田疗法告诉你必须接纳它(专业解读)
再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重新顿悟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