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最近新闻

墨尔本养狗流程在澳大利亚如何成为一枚合格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3]人次

近日,被称为“最严举措”的《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引起网友热议。按照规定,对于犬主出现遛狗不栓绳、不携带养犬登记证等违规行为,第三次将直接被拉入“黑名单”,吊销养犬登记证,5年内不得再次养犬。

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限制养犬办民警在小区宣传。(图片来自中新网)

国内养狗的要求如此严格,在国外是不是会宽松一些?许多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同学表示,独居异乡太冷清,有萌宠相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你真能成为合格的海外“铲屎官”吗?

你的家能养宠物吗?

你已经迫不及待打算把萌宠领进门,装点海外生活了吗?等等,先仔细阅读租房合同和《分契式物业细则》(strata By-laws)吧。

关于饲养宠物,房东是有权利规定的。一旦“禁止养宠物”成为租房合同中的条款,那么房客养了宠物,就自然构成了违约。

王同学整租了房东尹先生的二房公寓。尽管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尹先生再三强调不能接受房客养宠物,但是酷爱狗狗的王同学仍旧选择“无视”,饲养了一只狗。邻居H女士受其打扰,当即将该情况回馈给了物业。经过协商以后,王同学与尹先生提前解除租房合约,并补偿了额外的清洁费以及因为提前解约所带来的相应损失。

其次,如果你入住的是公寓楼,还需要注意《分契式物业细则》(strata By-laws)。由寓楼业主共同制定的《分契式物业细则》包含了物业内的吸烟范围、噪音问题、以及宠物饲养的规定等。也就是说,即使你的租赁合同没有饲养宠物的限定,也要注意《分契式物业细则》啊!

违反《分契式物业细则》将会收到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警告,如果在收到警告后继续违反,业主委员会可以向新州民事与行政仲裁庭 (NSW Civil and Administrative Tribunal)申请罚款,罚款金额可能高达1100澳元。

(图片来自pxhere)

如何收获属于你的宠物?

在澳大利亚,获得心仪的宠物渠道有很多。

常见的还是去宠物店花钱购买。当地的大型购物中心通常会有正规的宠物店,店员会提供相对齐全的服务,宠物的血统和身体素质也能有保障。“一分钱一分货”,宠物店的消费价格也相对昂贵。

如果你的“宠物基金”不多,那么不妨去领养中心瞧瞧。除了每个区政府设立的动物庇护所,也有全国性的非政府组织。澳大利亚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oy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简称RSPCA)在这一领域很有知名度。

(图片来自RSPCA官网)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私人交易方式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常见的网站有Gumtree(类似国内的58同城)或者Tradingpost。

私人交易分为有偿无偿,而且即使收费也相对便宜。宠物主人们会上传爱宠的信息,以及一些对领养人的要求。你也可以联系宠物主人沟通领养事宜,注意查看疫苗注射证件、了解动物已养成的生活习性。

澳大利亚宠物交易网站(图片来自Gumtree网站截图)

宠物的“身份证”

你的宠物植入芯片了吗?很多主人害怕宠物受罪,就没有进行这项操作,但在澳大利亚这可是法律强制规定的!毕竟,没有芯片的宠物,是不能打疫苗的。如果你的宠物是新养的,可以直接把它带到宠物医院申请;如果你的宠物是领养的,还需要做好芯片的更新。

芯片被植入在颈后两个肩胛之间的皮下,如同米粒一样小,但它的作用可是很大的。像是人类的“身份证”,它记录了主人联系方式、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还有精准的定位功能。喜爱乱跑的猫狗走丢了,就可以借助芯片的力量找回它们。

glebe区的一家宠物医院。(图片来自华舆)

宠物“惹祸”了,你该怎么办?

猫狗毕竟保留了动物的原始兽性,它们的某些活动可能难免会让你“惹祸上身”。

1.宠物攻击

首先你要知道,在澳大利亚,“宠物攻击”并不是只有人被咬、被抓受伤后才算发生,它的定义较为宽泛。根据《伴侣动物法》,“宠物攻击”包含了“冲向、攻击、咬伤、骚扰或追逐任何人或动物(除害虫)”。也就是说,无论是否造成身体上的实质伤害,都会被算作是宠物攻击的一部分。

而当你家狗狗真的伤人后,你需要第一时间送伤人就医。治疗过程中,你要配合委员会或警局的书面记录调查,提供受伤时间、地点、宠物种类、伤害程度等信息。经过调查后,如果委员会宣布这是一只“危险的狗”,主人就需要严格遵照《养狗指南》,比如使用特制外套限制宠物的行动,或给狗戴上口罩等等。

当然,作为主人,你也有权对这一决定进行申诉,比如被害人故意挑衅、教唆造成伤害事件,你可以向委员会提交书面反对信,或者在委员会做出决定的28天内向地方法院进行申诉。

在chippendale区的街道上,路边标识明确指出只有在特定区域才可以不牵住狗。(图片来自华舆)

2.乱叫扰民

在悉尼、墨尔本等大型城市,密集的公寓房挤满日夜苦读的留学生群体,宠物扰民现象也成为大家十分头疼的问题。

“我隔壁的一家人养了一只狼狗,吵死了。”墨尔本维多利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小A同学无奈表示,“能怎么办呢,合同到期我就搬走,再找房子吧。”

维权无门?其实,澳大利亚法律对宠物扰民类的侵权有所规定。根据《伴侣动物法》(Companion Animals Act)第32A条和32B条,持续性的吠叫是 “一种不正当的或危害社会的行为”。

你可以向委员会提出投诉。接到多于一位居民的投诉后,委员会才会启动调查。在调查确有其事后,官员往往会先要求主人采取措施制止宠物吠叫;如果主人不采取行动,官员会向其下发一个犬类扰民令(nuisance dog order)。在收到这个禁令后,如果吠叫扰民问题持续发生,则主人将需要为其首次违规行为承担880澳元的罚金。

(图片来自pxhere)

所以,遭受噪音困扰的你要坚定迈出“正义的一步”,也可以为所在的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撰稿/周影珠(澳大利亚) 编辑/孙东临

中国厨卫杂志

芒种官网

儿童绘本投稿

今日自动化期刊

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在线征稿【官】

大众标准化期刊

住宅与房地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