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怎么快速卖掉狗毛房子拆迁金疙瘩换成了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2]人次
“金疙瘩换银疙瘩,如果是我,我就不同意”,这是我听到老公家祖传的房子要拆迁时,说的一句话。
老公说,在北方人眼里土地不值钱,因为地多,很多人这辈子住不上楼房,就等拆迁了住楼房。在他们眼里,楼房是香饽饽。
但在我这个南方人的思维里,土地是值钱的,南方山多地少,楼房不香,平房,独门独院才香。
我是知道独门独院的大平房比住楼房自在多了,因为我们老家都是这样的,我们不喜欢城里的像鸟笼一样的房子,尽管他很值钱。
老公他们村500多户,是个大村,在城市的南环大马路以内,东边一公里是大水库,西边一公里是医院,村子后面是菜市场,可以说地理位置非常不错。一排一排的老式房子,整齐划一,特别有味道,这是他们认为的土味,我觉得是特色。城市化进程下,原本很有北方居住特点的房子,在这个城市已经所剩不多。
我说村里人要是不同意拆迁,以后可以做成特色,比如农家乐,特色餐饮村等。
我想的再好也没用啊,所有权不在我,我一个外来的媳妇就只能想想。
听家公说,村委的人托关系请来了本城最有名的开发商开发,最有名的物业管理,简直就是被家公他们封神的存在,我和老公一直在外地,所以只是听说。
5-6年时间过去了,听说一直在谈条件,
直到2019年时,在村委努力下,在全村大部分人的期盼下,拆迁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开发商搞了一个前一百名签字搬迁的住户,每户奖励1万元,在利益的诱惑下,只有十几户做了一段时间钉子户,听说是多要了几套房后签字了。
拆迁的条件,按平方补房,新建100平的,140平的,如果家里是200多平,可以按户型选2-3套,房子没有交房前,补房租,两年之内交房,免三年物业费,村里有东面的门面房所有权,出租的房租分红给每户,每年过节有米油鱼肉,60以上的按人分养老金。金额不大,月月有。
就这样,原本500多户的村,就把自家的地和房地爽爽快快卖掉了,不知道这中间有没有暗藏什么玄机。
两年后交了第一套房,是在原址的两条街之外,在原址西边,医院东北角,7栋房,几百平就安置了原本500多户占地10000多平的村民。
第一件我觉得被欺骗的事来了,原本说精装的房,厨房没装,最后是每户补1000元完事,谁家的厨房1000元能装好啊,我听到的时候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放眼全国,这种事也不少,好吧,反正不是我说了算,村里的人又都接受了,疫情后的2022年,行情已经不好了,听说是大家觉得交房了就行了,自己装吧,房子到了交房的时间,不签字,不收,房租补贴也没有了,还继续租房,自己要贴钱,比起烂尾楼好吧。
后来,我们出钱装修了厨房,打了炕,买了家具家电,花了大几万,老人先住了进去,半年后,我们带孩子回来上学,也住进了小区,这时我才知道,被封神的小区和物业不过如此。
先说优点,小区干净整洁,电梯没广告,绿化可以,道路宽敞。
缺点,管理死板,大门设计缺缺陷,不便民。
首先第一点,四个大门,只有西门有可以让推车走的道,其他三个都是楼梯,推婴儿车,拉菜车,快递车都得连车一起搬起来走楼梯,这个很不方便。
第二点,拆迁的6栋地下车库只有一个门进出,并且与开发商卖的房,隔断了地下车库的通行,也就是走地库,村里的人只能走一个门。
第三点,拆迁的房子小气,连每栋的入户大门都小气的很,只有开发商卖的商品房的大门的1/3,反正就是低一个档次,卖价都卖不过商品房,开发商不给自己找竞争对手。
第三点,楼顶不能上去晾晒物品,说是为了业主安全,怕人坠楼。楼下花园可以晾晒,但是只能每天中午11点半到2点,没有晾晒架,要么晒在水泥石凳上,要么晒那些绿植上。
这对于我们南方喜欢太阳下晒晒晒的,确实不方便,村里的老人也觉得不方便,还有商品房那边的一些住户,都说晾晒确实不便,可是物业就是这么管理的,大家好像也是就这么接受了。
第四,不像南方的物业公司,端午,中秋,元旦的都组织业主搞活动,不定期的进行为老人义剪,磨刀,洗地毯等各种便民活动。
住了一年下来,除了有人结婚那天上午喜气洋洋,过节都没得喜庆的感觉,过年大家放烟花,南方小区十一挂国旗,元宵挂灯笼,节日氛围感满满的。
综合下来,我的感受物业不过如此,房子也就那样,以后交物业费被别人管的死死的,还特服气。
房子里面的质量也有一些不好的,墙开裂,门框掉了,瓷砖掉了,这都是我家出现的情况。
这个城市的人太好管理了,被开发商和物业洗脑洗的很彻底,都以能住上他们的房子为荣耀。
我还是怀念自家的大院子,那多自在啊,住在新房里,怕吵到楼下,被楼上吵,隔音也不好,被电梯里的烟味熏,被隔壁养狗的狗毛粘的鞋底都是,反正就是不如独门独院的大平房舒服。
在我看来就是金疙瘩换了银疙瘩,至于另一套在原址西北角要补的拆迁房,现在每次买菜经过那里,依然是废墟一堆,长满了杂草,地基桩都没打一个,看起来是八字还没得一撇,不知道何年何月去了,当下房地产又是下滑期。
不知道村民中有没有人后悔把自己的土地就这样卖掉的,开始有些人是不愿意的,但是同意了一半多,那一少半不同意也不行啊。
不像南方直接给钱,自己想买哪儿买哪儿?这里还是钉死在一块儿,反正村里原本地都卖光了,又都没地了。现在是钱没得,房还差一套,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据说很多家是选择了大房子,一家三代住140平4房,挺不方便的。有买别的房的就同老人分开住了,没有买的,就只能忍着,等着,盼着。
所以拆迁真的是因地制宜了,人心把握的死死的。在南方是万万不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搬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