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养猫鱼华州柳枝泉户村人类最早驯养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2]人次
华州泉户村:人类最早驯养猫的地方
作者:吉建军
当代人养宠物,应该是前无古人了。这些宠物们养尊处优,完全失去了野性。特别是养猫的人,自降身份为“铲屎官”,可见对猫的宠爱。可是您知道吗?最早驯化并养猫的人,很可能就是咱们渭南华县人。
宠物猫 宋朝峰摄
泉护村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丰良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因重大考古发现而名扬考古学界。在1997年的一次发掘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发现了多例猫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际上首次提供了人类与猫类共生关系的证据。也就是说,泉户村为可能是人类最早驯养猫的地方。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一直以来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家猫大约是2000年前由欧洲传入的,此发现一举改写了历史,因为泉户村遗址的猫至少生活在5300年前。
其实,人类什么时候开始驯养猫,一直以来有着各种基于考古发现的不同版本。在塞浦路斯发现了9500年前的一处葬坑,一只八个月大的猫和石器以及大量贝壳作为人类的陪葬而出现在了葬坑里,为人类和猫之间的亲密关系提供了考古证据。当然,这只猫大概率未被驯化,而4000年前的埃及,发现了最早被驯化的猫。
泉户村遗址发现的猫则完全不同,科学家们推测,其中有一只猫摄取的肉类明显少于粟类,而与人类吃过相当一部分相同的食物。这就表明,它们很可能主要在人类生活垃圾中寻找食物,又或者直接为先民们长期饲养。
考古队在泉护村遗址清理现场 自北大文博
科学家们发现,泉户村遗址出土的猫类遗骸在生物学上体积显得更小,人类及猫骨头胶原的碳14和氮15放射性证据表明,当时的人类、啮齿类以及猫类,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谷粟。而仰韶文化时期用瓷器来存储粮食,表明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已经对粮食保存产生了威胁,饲养猫类已经成为一种“刚需”。
此外,1957年在泉户村一带发现的陶鹰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并于2002年1月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此鼎造型生动逼真,恰似一只活灵活现的猫头鹰,位于头部正前方的两眼圆睁,炯炯有神。嘴部弯曲成锐利的钩状,似乎等待着随时捕捉猎物。该鼎背腹中空,似乎是用来存储谷物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这种鹰枭造型、用来存储粮食的陶鼎,就是为了对威胁粮食的啮齿类动物的一种“威慑”呢?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陶鹰鼎 宋朝峰摄
事实上,泉户村遗址发现了最早的陶器彩绘、最早的水稻,也发现了最早的被驯养或饲养的猫。这足以说明,当时生活在华州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农业和手工业是何等发达,而这里也是人类最早养猫的地方。
以后,不必羡慕各种品种的宠物猫了,什么欧洲的、埃及的甚至波斯的,在咱们泉户村遗址的宠物猫鼻祖面都弱爆了。目前火爆各地的宠物经济,咱们渭南也一定能占据一席之地,毕竟咱们这里可能是人类最早驯养猫的地方。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吉建军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