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新鲜新闻

未来方舟寄养猫口罩咖啡宠物都不能少上海战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3]人次

新华社上海2月17日电(记者许晓青 吴宇 胡文嘉)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上海这座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的“超级城市”,正与中国其他地区一道携手战“疫”。人们自觉戴上口罩、减少不必要的出门,在上海居住的“老外”也不例外。他们说,共渡难关是第一选择。

一名外籍人士(左)正在社区预约口罩。(受访者提供)

“口罩热线”

“实在买不到口罩,幸运的是,有个朋友送了我一些。”在上海工作已5年的英国“80后”萨拉·沙曼告诉记者,这是战“疫”开始后,她印象特别深的细节。

疫情当前,拥有十多年历史的上海对外信息服务热线“962288”在春节长假接听了上千个来自外国人的咨询电话,其中大部分是询问买口罩的。

萨拉也是这条热线的一员,担任英语指导和质检。萨拉的同事认为她“很勇敢”,从春节值班到逐步复工,她一直在“战斗”。这两天萨拉正忙着为中国同事讲解世界卫生组织针对疫情使用的专有名词。

“我们把疫情信息更精准地告诉外国人,这是我工作的价值!”她说。

萨拉·沙曼(前左)戴着口罩在上海“对外热线”服务。(受访者提供)

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农历春节至今,有约10万外国人“留守”上海,目前未发现有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这条“对外热线”成了老外的“生命线”,也有人叫它“口罩热线”。

热线主要有英、法、日、德、俄、西班牙、阿拉伯语等服务,英语服务是全天候24小时。热线里的“小姐姐”辅导外国人如何用最省力的方法在家门口预约购买口罩,用最短的时间办妥各种证件材料。

在萨拉和同事眼中,上海是座“神奇”的城市。疫情来了,有人主动跑到口罩厂当志愿者上夜班,有人拼尽全力采购口罩直送一线,有人腾出无菌车间“改行”生产医用口罩,还有人在电话热线那头不厌其烦地叮咛“请记得预约口罩”。

热线服务也在加码。除了萨拉服务的对外热线,2月2日起,上海市政府还在市民服务热线“12345”开通多语种疫情信息服务,也是一条24小时热线。16名青年志愿者成为“桥梁”,随时在线同步翻译,让“老外”吃了定心丸。

咖啡之城,和你在一起

如果没有疫情,每逢周末萨拉·沙曼喜欢出门享受咖啡和美食。不过她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出门,最近自己在家冲调咖啡,以及陪宠物玩。

如果没有疫情,拥有七枚星巴克认证徽章的专业咖啡师马彦,周末午后多半在门店主持咖啡活动,但现在完全不同了。门店堂食服务暂停,他和伙伴继续坚守在咖啡机前“战斗”,连续赶制了200杯咖啡、100多杯果汁、50多份热腾腾的糕点,第一时间送到出征武汉的上海医护人员手中。

上海虹桥机场一家星巴克店已暂停堂食,为赴武汉医护人员提供免费咖啡。(受访者提供)

2月一个周末,上海数百名医护人员女生悄然剪去秀发、男生剃了“卤蛋头”集结在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看到那场面,就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赶紧为他们冲杯免费的咖啡吧,上‘战场’前他们太需要了!”身为门店经理的马彦与当日值守的咖啡师一起行动,大家像上了“发条”一般。

专业咖啡师马彦及伙伴在咖啡杯上写下的祝福。(受访者提供)

又一个周末,上海风雨交加,气温“断崖”下跌,又是行色匆匆的赴武汉医护团队,马彦与伙伴们二话没说,再次奉献爱心。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24日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上海仍有约半数咖啡店坚持营业。主动为医护配送餐饮成了他们的“日常”,其中也包括跨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上海是星巴克全球开店最密集的城市。

“我们仍然保持乐观,并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远在美国的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说。

24小时随时随地都能买到一杯心仪的咖啡,这是上海作为中国“超级城市”的独特“名片”。

“咖啡也可以外卖,只要看到家门口的24小时便利店还开着,就说明城市还在运转,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住在浦东的日企主管森胁先生说。

宠物“方舟”

2月中旬上海企业陆续复工,沪上知名的顽皮家族宠物医院也复工了。

“宠物医院、宠物美容体验区及附设的咖啡馆都开了。这是给人信心,宠物主和医护人员都需要。”上海顽皮家族宠物有限公司总经理景晓萍戴着口罩说。

防控疫情期间,上海顽皮家族宠物医院收养了一只迷路的喜乐蒂。(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在宠物咖啡馆,人们除了喝咖啡,同时关注手机上远在800多公里外武汉当地宠物救助的新进展。毗连的顽皮家族宠物医院最近也收留了“新客人”,一只在大冷天迷路的中型喜乐蒂。

“看急诊的宠物偏多,比如肠胃病、癫痫,宠物主为宠物配药只能靠快递完成。也不排除个别宠物主对冠状病毒过度恐惧,他们遗弃猫狗。好在有人放弃,就有好心人收养。”这家宠物医院的院长林毓暐说。

沪上宠物美容体验行业复工。(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微信号“TA上海”透露,疫情发生后,平台持续推出救助猫狗的“中转”服务。上海全市范围的宠物寄养、互助、收养等从未中断。

关注小动物救助的志愿者中也有不少“洋居民”。萨拉·沙曼也是之一,她去年收养了中华田园犬“小白”。萨拉说,疫情过去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门去大快朵颐,再好好遛狗。

“口罩、咖啡、宠物,都不能少。一切会好起来。”景晓萍说。

安家杂志-在线征稿【官】

佛山陶瓷杂志

中国商人

化纤与纺织技术编辑部

西部旅游官网

今日自动化杂志-在线征稿【官】

数字技术与应用杂志-在线征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