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星吵架了咋办从明星吵架中看透沟通本质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0日 点击:[3]人次
你会当着孩子的面和爱人吵架吗?
你吵架的时候是不是像辩论赛一样,总想赢得这场争辩呢?
是否生气的时候专说刺耳难听的话,事后又后悔不已?
虽然你知道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孩子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虽然你很想解决你和家人之间的问题,但一说起来就忍不住想吵架,非要把对方说赢才罢休;即使你不想伤害对方,但总在语言上毫不留情面。
在综艺节目《出发吧爱情》里,吴京和谢楠这对夫妻在一起做饭时,因为怎么做菜而争吵了起来,双方都以为是按照对方的要求来做,但其实又没有让对方满意,以为是各自按各自的想法来,因此“你一枪我一炮”的开始吵了起来,谁也不服输。
明星家庭都会吵架,更何况我们老百姓呢。其实每个家庭都会有争吵,但是争吵时只要用对方法,那这些沟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在《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里,就具体讲解了如何应对这些沟通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本二十年资历的心理治疗师写给父母和孩子的情沟通书,用儿童心理学理论讲透亲子关系,以及围绕着我们家庭成员的关系。
一: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第一个学校,孩子刚出生时接受的就是父母的教育,所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要营造一个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安全感培养,价值观树立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如果不考虑孩子成长环境,在孩子面前随意争吵,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时也会破坏你们夫妻关系。
冲突还会导致孩子一直处于警戒状态,让他们安全感缺失,对外界失去兴趣和好奇心。
想想我们小时候,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处在担心和恐惧之中,这种担心和恐惧的心理消耗了我们大部分精力,让我们无法安心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用更好的方法化解争吵呢?或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吵。那就需要我们用到以下几个方法,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如何化解矛盾,避免争吵,让家庭环境温馨和睦。
1.不去争论谁对谁错。
一个人老是坚持自己是对的,那是对一段关系最大的损耗,与其想着谁对谁错,不如多思考你们各自的感受。
当你们在吵架的时候,不要一直想“我就是对的,你都错的”,不要一直觉得“我很聪明,你愚不可及”。
比如你下班后煮好饭,吃完饭想让他去洗碗,他此时并不想马上洗,可能会说:“我过会再去洗”,你听到这话是不是觉得他是在拖延时间,其实并不想洗,然后就会生气的说:“现在不洗,一会残渣都变硬了,更洗不掉。接着他又会回击过会洗也可以的理由。
然后你们就陷入拉锯战,你说一个理由得一分,他说一个理由得一分……这样下去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会破坏你们关系。最终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其实你可以这样说:“我工作一天很累了,还做了饭,如果我还要洗碗的话,我会觉得很难受。如果你能帮我分担一下洗碗的事情,那我会很开心。
这样的话,是不是听着容易接受多了,那他听了可能会说:“哦,真不好意思,今天有些邮件要处理,所以想着先去忙工作了,那我现在我去洗碗”那你可以说:“那我负责把碗擦干放好”。这样就能很巧妙的达到了你的目的。
2.多用“我陈述句,”,少用“”你陈述句。定义自己,不要定义他人。
当陷入争吵时,用“我陈述句”,而不是:你陈述句“”,比如说:“我希望你能看到短信时能及时回复我,不然我会感觉被忽略了,很难过。”而不是:“你看到短信都不及时回复我”。
使用我陈述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你陈述句,批判和责备对方的行为。谁都不想被“你这样……你那样”所定义,如果换成“我感觉……我建议”那对方就容易接受多了。
总之要开诚布公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够更有效的沟通。孩子有了你们做榜样,将来肯定会效仿这种相互尊重的争论风格。
3.先反思,而不是先反应。
很多时候我们会主观的带着自己情绪去理解别人说的话,或提的意见,如果别人不小心刚好踩中自己内心敏感处,就会本能的跳起来以为对方在攻击自己。
比如在家里的时候,你为对方做了一桌饭菜,如果对方表达出不喜欢吃,或者不好吃的时候,你是否会火冒三丈的说:“我专门给你做的你还嫌东嫌西”。
如果自己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么请先思考感到恼火和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当你说饭菜不好吃的时候,其实我的感觉你觉得我能力很差,连饭都做不好。做到这点后你就会知道,其实别人的话并不是针对自己,就会冷静下来,不再发火。
4.接纳脆弱,而不是害怕示弱。
不要害怕自己脆弱的一面被别人看到,唯有展现脆弱,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才有可能培养亲近的关系。
当对方给你提意见,说你缺点的时候,不要愤怒,要勇于接纳自己的不足。比如当对方说:“我觉得你不太会收拾整理,你看衣柜还乱糟糟的。”
听了这话,不要急着愤怒,先想想这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是,那就要敞开心扉,接纳自己的不足。那你可以说:“整理归纳确实不是我的强项,那我可以多加练习,学习别人的整理方法”接纳自己脆弱后,心情会豁然开朗。
当我们与家人发生争吵时,别担心,改变我们以前错误的争论模式,把重点放在追求理解上,多考虑彼此感受,那么你们的亲子关系以及家庭关系都会得到迅速改善,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融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