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会计培训

秋季养生 乐观心情是健康的前提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6日    点击:[26]人次

秋季养生 乐观心情是健康的前提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尽管历经几千年来人为的破坏,使得我们的地球气候变化越来越不守规矩,而中国的《内经》所总结的人与自然的“游戏规则”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总的规律,秋季的养生之道的关键是一个“收”字,故称“养收之道”。如何“收”法?第一,“使志安宁,以缓秋刑”。这是因为“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即指秋风为西风,不像春夏的东风和南风那样缓和不伤人;西风起时风速和风力都较劲急,把天空底部的云气一扫而空,而显得天高气爽;这时地上的阳气渐退、阴气渐生,由热向冷转化;整个天地之间充满一种肃杀之气,对人体有一定的冲击。如果此时人们仍像在夏天时那样张扬,就极易受到外邪之气的入侵;因此首先要做到神志安宁,让体内也同时发生“阳消阴长”的变化而与外界的变化同步,即为“以缓秋刑”之说。第二,“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意思就是要力求体内外之气处于平衡状态,特别是不要因秋风扫落叶而动伤感之情,从而七想八想、胡思乱想,多愁善感将损伤肺脏。“秋燥”为整个秋季的“主气”,中医认为“燥胜则干”,燥邪伤人时,首先是耗人津液;由于肺主呼吸,“喜润恶燥”,所以“燥易伤肺”。因此,在秋季既不可因剧烈运动而导致伤津脱液,也要避免因社会人事的变化而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总之要“心平气和”才能使“肺气清”。也许有人会说,在秋天应是“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金”应“肺”,秋天“金旺”不就是意味着对“肺”有利吗?怎么反而要担心“肺”受伤害呢?其实对于四季旺象之说,应这样理解:说秋天“金旺”是说在秋天应努力保持“金旺”(即保持体内外平衡而“使肺气清”)状态,一旦失去这种状态,就伤了“肺”;而绝不可因秋天“金旺”就对“肺部”的保健掉以轻心!《红楼梦》的作者很懂医道,所以塑造艺术形象时完全符合生活真实。林黛玉到了秋天见落花而大为伤感,使原本体弱之躯更因肺痨复发而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