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粪养花缺点如屎说开去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8日 点击:[2]人次
缺点如屎说开去
我也不想拿屎说事,但是偏偏是朋友圈的这个关于屎的认知,让我不得不认同,不得不说两句。作家的语言是这样的:简单说,缺点就像大便一样。看到自己的大便觉得还好,但是看到别人的大便就难以忍受了。我就跟着评论:看着自己的大便觉得还好,这个人已经很不错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人首先要先接纳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去接纳别人;连自己(的缺点)都不能接纳的人,千万别幻想会接纳别人。
我之所以对这段话感触深,实在也是有亲身经历的,跟屎是打过交道的,读者千万别笑,其实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跟屎打交道。言归正传,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屎的事,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人性和潜意识。
人还是婴儿期的时候,排泄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吃食物、消化食物、排泄废物,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如果这一切都正常,那么这个小小的肉体一定也是健康的。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开始有情绪、也能感知周围的情绪或者叫磁场或能量了,身体也就跟着有了变化。如果都是正能量的、愉悦的、积极的磁场能量,那么人与人的互动就是欢畅的,身体就健康快乐正常,如果总是被负能量的、消极的、抑郁悲哀的磁场能量包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阻滞和淤堵的,久而久之人就积累了负面的能量,情绪不好,精神恍惚,进而身体开始出问题,生活中的破坏性事件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所以人要调解自己,管好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状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或者压抑。大家仔细想一想,当你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是不是身体会不好,排泄是不是会出状况。不能正常的进食、消化、排泄,那么一定是生活状态出问题了,身体才会成为受害者。
一提到屎,很多人都会觉得恶心,但这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医生询问病人的状况,大便的外观、软硬、次数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信息。原来人真的应该仔细观察大便,就像观察自己。大便这个玩意也是挺神奇的,没排出来的时候都觉得是属于自己的,一旦排出来就觉得不是自己的,跟自己无关了,还特别厌恶起来,甚至觉得可怕!我想这都是人不接纳自己的表现,而人一旦不接纳自己,那么他的成长就还没有开始,当然他就不可能进步。我这人过去就经常便秘,但是我觉知以后,身体就渐渐好起来了。我亲戚的一个小女孩才六七岁,她也便秘。有一次我在洗澡,她要上厕所,她蹲了比较长的时间,还跟我聊天,因为我这人总是会勾起别人说话的欲望。她的大便挺臭的,还硬,我就说了几句,还让她观察自己的大便,劝说他多吃蔬菜水果,别吃太多辣椒,我还吓唬她:你总是吃肉,拉出来的大便就会变得更黑。这孩子听了就不高兴了,还被吓哭了。我为此还挺不能理解的,她听了我说的话,改掉坏毛病,少吃辛辣、多吃蔬菜不就好了吗?干吗还要被大便吓哭呢?她这一哭,对我影响挺大的,我有点过意不去,我没想到我这种教育方式竟然能把人吓哭。事后我仔细想了想这件事,可能这孩子没有力量改变生活习惯,无能为力才哭的吧!这本身就是逃避,另外没有力量改变,因为家庭成员没有正确的表达爱,只是一味地指责,而指责就是推卸责任,同样是没有力量的表现。
人会被自己的大便吓哭也是很奇葩的事情。我想人终究还是要接受自己的大便,因为这也是身体健康的反映。医生并不忌讳这个话题,甚至要从健康人的大便中提取微生物给长期腹泻的病人治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也会争相占有屎尿粪,没事背着箩筐拾牛粪,肥水不流外人田。父辈就曾给我们讲过一个可笑的事情:一个欲大便的农民跑到山角隐蔽出解手,有两个拾粪的人紧随其后,就等大便的人一提裤子就冲上去把大便占为己有。此时什么隐私,什么卫生都不重要,那个战利品才是重点。这件事如果放到现代社会还不知道会引起怎么样的争议和歪门邪道,可是那时候的人就如此单纯,只关心战利品,谁关心那个农民在注视下能不能拉出屎呢?不过那个年代也有过拿屎尿侮辱人的事情,那都是丧失人性的表现吧!人若突破底线坏起来,那是世上最恶的生物了,无可比拟。关于动物的屎也是很有用的,传递军情的狼烟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点燃狼的粪便而产生;一种大象粪便制作的象粪纸却是高贵的象征,而马粪纸根本与马粪没关系的。不同动物的屎尿用处还是大不同的,比如牛粪、孔雀屎咖啡、一些鸟类和昆虫的粪便等等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我想一个人一生如果不跟屎尿有个亲密接触,也是不完整的。比如踩到一堆屎,不管是人屎还是狗屎,就会知道屎的可恶了,就会懂得干净的舒服了,就会爱护环境和懂得珍惜了。当然走了狗屎运也是幸运的。如果没给自己的孩子换过屎布,擦过屁股,收拾屎尿,就不懂得父亲养育自己的辛苦,更不会在父母卧床的时候精心照顾和陪伴。只有经历过最脏的、最臭的,才能够明白干净和芳香,化腐朽为神奇,也表达这个意思吧!我小时候种过菜地,施肥都用人尿粪,臭气熏天,还肮脏,但是庄稼长得很好,人也干净。所以脏的不一定是真的脏,而干净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干净。
文学中也提屎尿,小说、杂文中说说屎尿也是很正常的,我特别记得文学作品中写女人脸上的雀斑,有时候说这几颗雀斑是增添了调皮和真实的,让人格外有喜欢,但有时候却说像苍蝇屎,让人更增添了几分恶心。由此看来,一个事物的好坏根本不在事物的本身,而是在于人的观点和认知,就像这缺点如大便,不管你能不能接受它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诗歌是高雅凝练的美,提到屎尿总觉得不合适,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用这下半身来吸引眼球,我是不赞同、甚至反对的。
最后再评价一下这个“缺点如屎”的说法:看到自己的屎觉得还好,那他就有希望觉得别人的屎也好。看到自己的屎都难以接受,更别指望他去看别人的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