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装修空间

白沟养花基地阜平美丽乡村蝶变新时代绽放新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8日    点击:[2]人次

编者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脱贫攻坚的基层行动,从美丽乡村开始。俯瞰太行巍巍,阜平乡村焕新颜。脱贫征程漫漫,革命老区树样板。

中国网讯(记者 魏博)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共有209个行政村,1208个自然村。“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基础设施弱、产业水平低等因素成为制约阜平发展的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阜平县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模式,坚持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初10.81万人降至2.6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4.4%降至13.8%。如今,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一座座美丽村庄正焕发生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骆驼湾里话小康

骆驼湾里绘蓝图,开启扶贫新篇章。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考察,绘就中国扶贫攻坚的新蓝图,令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名声大噪。

扶贫先扶志。在骆驼湾村,记者感受最深的是村民们精气神十足,走在路边,不时看见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仍在种花种树,辛勤劳动着。“以前村民们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现在进入新时代,骆驼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还是乡亲们的思想。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骆驼湾村全民劳动,勤劳致富,2017年底彻底脱贫了!”龙泉关副镇长曹建平告诉记者。

骆驼湾的村民们正在路边劳动,这位83岁的老人向记者展示他硬朗的身体。

“小康是干出来的,劳动最光荣,脱贫最光荣!老伴身体不好,我没法出去打工,以前仅靠种地为生,一年才三千元。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也要抓住机遇啊。”71岁的孙振泽乐观向上、老当益壮,他不仅养了200只鸡、40头猪,还在政府的补贴下,盖起了两层的楼房,准备开农家乐。“人要讲良心,要感恩,不能总靠别人救济,长远还要靠自己,年龄大了不要怕,只要身体还允许,也要干力所能及的活,这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锻炼。”孙振泽说。

骆驼湾村民孙振泽

在骆驼湾村的互助幸福院里,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在这里可以安享晚年。90岁的李桂兰儿孙都在外打工,她对村里的安排非常满意,住在幸福院里,可以和其他老人互相陪伴,一日三餐不用发愁,衣服也有人来清洗,医疗也能全部报销,在幸福院一年的费用仅1500元。

精准扶贫还需防止返贫,骆驼湾村书记顾瑞利告诉记者,为了巩固扶贫成果,村里正在发展林果业、食用菌种植和养殖业,还将依托辽道背、百草坨等自然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招商开发藏粮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致富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曾经阻碍我们发展的大山,只要科学利用,终究会成为金山银山。”对于骆驼湾未来的发展,顾瑞利满怀信心。

楼房村圆楼房梦

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步步春。楼房村是名副其实的“楼房村”,一栋栋整齐的楼房被绿水青山环绕,村民们生活悠然自得。这是一个由9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全村228户662人,长期以来,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难,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村民们几辈子的梦想。

被绿水青山环绕的楼房村

为帮助百姓挪穷窝、置新业,阜平县实施迁并整合,对规模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难、居住生活条件恶劣的村庄进行搬迁整合,统筹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内在机制建设和产业发展。全县计划迁并182个行政村,1092个自然村,4.7万户、14.4万人。

楼房村党支部书记李喜红介绍,2015年5月楼房村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按照人均建设面积25平米的标准,新建居民楼9栋,在村民置换房屋过程中,对于原有房屋评估价格低于所选购房屋价格的住户,政府全额予以补贴,确保每户村民都能住得上新楼房,目前已经集中安置141户446人。配套建设供暖、供气、供水、污水处理、路灯和学校、幼儿园、村民活动中心、幸福院、卫生室等基础服务设施。“住得好还要住得稳,村里正积极发展林果业、养殖业等方式,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李喜红说。

“这房子可不比城里的差!我用旧房置换了106平米的新房,拎包入住,不仅没掏钱,还得了4万多元补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朱国利回到家中,看着舒适的新居,心满意足。他对记者说,“以前在县城里送水,一年到头顾不上家,没有休息日。现在我们村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我也抓住机遇回乡创业搞养殖。”40岁的朱国利回乡后,与李建伟、李五军投资30余万一起办起了养猪场,他们计划再申请政府贴息贷款,扩大生产。

朱国利、李建伟、李五军对未来充满希望

顾家台村产业兴

心里想着挣钱,出门就有活干。走进顾家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现代化的香菇大棚。食用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阜平县把食用菌作为脱贫支柱产业,制定了“一核、四带、百园覆盖”产业总体规划,以嘉鑫种植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在天生桥镇南栗园铺村、龙王庙村规划建设了核心园区,辐射带动龙泉关镇骆驼湾、顾家台两个分园区,并按照“政府+银行+企业+基地+农户+保险”的“六位一体”模式,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顾家台村也成立了祥台食用菌合作社,种植食用菌大棚共48个,占地120亩,其中贫困户有9户。

顾家台村的香菇大棚

51岁的马秀英,是村里的女强人,带头承包了两个大棚,每当看到长出的香菇,她就仿佛看到了希望。马秀英告诉记者,“承包两个大棚一年的利润有两万多,销路是不用发愁的,由厂家来收购,价格会受到市场的影响。”

顾家台村民马秀英

除了食用菌产业,顾家台还积极发展手工业,引进白沟九歌皮具有限公司开办箱包加工厂,吸收妇女就近就业。村民李艳红曾经在北京打工12年,无法照顾家人,如今,她做箱包加工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女儿在龙泉关镇的学校上小学,午餐是免费的,我只管孩子的早餐和晚餐,工作家庭两不误,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和外出打工比起来还是划算呢!”李艳红说。

大道荒山变金山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阜平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如今变成了现实。在大道村,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梯田,栽种着高山苹果、玉露香梨等果树,村民们正在为果树剪枝。

大道村荒山整治项目

阜平发展基础差、底子薄,脱贫致富建小康难度大、任务重,同时也具有县域面积广阔,生态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优势。2013年,阜平被确定为“燕山一一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从此,阜平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在国土资源部的政策支持下,阜平县把推进荒山整治开发作为加快脱贫致富的战略突破口。计划利用3到5年的时间,采取“政府统筹主导+村级组织推动+农户入股参与+企业开发经营”的山区综合开发模式,对25度以下的未利用地进行开发整治,完成后预计新增耕地20万亩,相当于在耕地面积上再造一个阜平。项目区人均增加3亩地,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可保障全县近三分之一人口脱贫致富建小康。截至目前,全县已立项规模13万余亩,设计新增约8.8万亩,其中已完成验收27980亩,另有48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32个村的立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大道村的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经营,真正变成了“三金农民”,实现租金收入、股金收入、薪金收入“三金合一”。村民顾秀祈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的4.8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河北乾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每年租金约4000元,再为荒山政治工程开拖拉机耕地,每天100元。由于妻子脑梗复发住院治疗,顾秀祈误工了一段时间,对此他并没有太过焦虑。顾秀祈说,“今年老伴住院18天,两万元的费用全都报销了,生活压力也不大。现在只要能干,都会有钱赚。”大道村的农民在“三金”中走上了致富的金光大道。

大道村村民顾秀祈一家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在太行山深度贫困地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何其艰难。然而,楼房村、骆驼湾、顾家台、大道村……一颗颗“太行明珠”的蝶变,不仅彰显了革命老区人民在新时代的新功勋,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可复制的样板。当前,美丽乡村之火已成燎原之势,阜平县还有深度贫困村12个,牢记总书记嘱托,聚焦坚中之坚,下足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阜平任重道远。

汽车画刊电话

中文信息电话

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

电脑采购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