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醒 温度越高中风风险越大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6日 点击:[22]人次
中医提醒 温度越高中风风险越大
脑中风是常见的疾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医介绍,夏季也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提醒老年人朋友一定要做好预防。
一年四季中,有两个中风高峰期:即气温在0℃以下的严冬和气温在32℃以上的盛夏,而且气温越高,患中风的危险就越大。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特别是相对湿度达到70%~90%时,人体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每天大约要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这虽然对人防暑有益,但其代价是需要通过血液循环比平时高4~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而循环这样大量的血液,对老年人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则实在勉为其难。
由于高温散热的需要,人体的血液大量流向皮肤,这样势必更造成大脑血流量骤减,这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等原本就脑供血不足的病人,会进一步加剧大脑缺血,从而诱发脑梗死。高温酷暑易使人心情烦躁、动怒上火,这也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而诱发中风。此外,老年人由于大脑功能迟钝,体温调节中枢欠灵敏,气温相当高时才会感到心里热,故不少人在发病前往往疏于防范,这是十分危险的。中风错当中暑、经常吹空调、饮水少是夏季中风的三条“高压线”,人们应特别留神,以防被高压线“击倒”。
误把中风当中暑
夏天中风容易与中暑相混淆,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中暑的前提需要有湿热环境,患者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面红耳赤,这种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伴有头晕。而中风除了头晕外,还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为左半身无力,也没有中暑面红耳赤的症状,往往是突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