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清洗系统

起名探途民国教育家马元放先生的墨迹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马元放(1902~1952),生于江苏省武进县湖塘桥马家巷马家村(今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蒋公岸社区马家村)。出生时取名饮冰,字景逸、孟进,后改名元放。祖辈业农,家中还有胞弟元超及姐妹四人。7 岁那年父亲病逝,8 岁时又痛失母亲,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双亲离世后,赖舅家(金姓,家住聚湖桥)怜爱,收养照料,并得到家乡众多父老的爱护。

在马元放 9 岁那年,舅父将其送至牛塘一方名儒王孔诚(号坚白)先生执教的武进私立兢进学校就读,15 岁时高小毕业。由于其勤奋好学,在苦读一年之后,16 岁时以同等学历考入位于南京的江苏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2 年马元放 20 岁时,于江苏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1923 年江苏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升格改名江苏法政大学,并设研究科,马元放随即再度进入母校,作为首届研究科学生就读,于 1925 年毕业。(1927 年江苏法政大学并入位于南京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是现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前身)。

1927 年 4 月 18 日,国民政府废金陵道定都南京。6 月 1 日,正式成立了南京市政府。同年,马元放进入南京市政府文事科任编辑股股员,是首届市政府职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元放曾担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主持当时苏北国统区、上海租界区以及江南沦陷区的抗战教育。后又担任江苏省国民党党部的主任委员,领导全省国民党系统的地下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他当选第六届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民国还都南京,他担任南京市副市长。由于汪伪政府奉行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政策,对首都原有教育事业百般摧残与破坏,所以,马元放又兼任教育局长,负责肃清汪伪余毒,全力恢复和发展首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 年 11 月 30 日《南京晨报》刊载《爱国教育家马元放的风雨人生》,2013 年第 1 期、第 2 期《南京史志》连载了《民国时期爱国教育家马元放(上)、(下)》,均系统地介绍了马元放矢志抗日和热衷教育事业的事迹,以及在恢复和发展南京战后教育事业中取得的显著成就,在《南京教育志》及《南京教育史》中也均有记载。

马元放擅长书法,一生书法作品甚多。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伪羁囚于南京期间,勤动笔墨,不仅坚定他的意志,也能使周围的人得到鼓舞或警示。马元放在《归汉记》的《攻心》一节中写道:“说到写字,我从来也没对临习碑帖下过功夫,所以非常拙劣。但是在这三年多当中,这不成样的字,竟大献其丑。有的要求写对联或条幅,有的要求题词,都以做纪念为辞,简直无从拒绝。统计替人所写的对联、条幅,连同题词等等,不下千余件。南京裱画店里,随时可以看到我的字,所以大家都说,马某的字,在南京最时髦。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不禁失笑。关于对联的联句和条幅题词的内容,我都是选择前贤先哲含有树节励操较有意义的成句,或是格言之类,总想使受者得到感动和警惕,我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上海《海星》1946 年第 6 期上曾有人撰文《南京副市长马元放狱中卖字》,称当年马元放在狱中曾卖字换取微薄收入补贴自己及难友的生活。

小报《快活林》1946 年第 10 期也有题为《南京市副市长马元放善写大字》的报道。说其“写得一手好字”,“铁划银钩,对字学上曾下过一番苦功夫,故求者日多,马氏亦以此为酬世之用,惟未订润例耳”。

西泠印社 2009 年出版张根全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增补本》,该辞典将马元放作为中国美术家收录其中,说明他的书法造诣得到了书法界的认可。遗憾的是,由于历次政治运动,马元放的真迹已很少在世。笔者经多方收集,在他的千余件问世作品中,寻找到的影印件也寥寥无几。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后人还是能从仅有的影印件中看出他的书法造诣。

以下为寻得的马元放手迹影印件,按其问世先后排序。

为《江苏月报》第二卷第六期“江苏物品展览会专号” 题词(1935 年)

为常州《周氏宗谱》题词(1937 年)

为《江苏教育通讯》题写刊名(1939 年)

写楷书赠狱友李达三(1940 年)

墙壁上挂着马元放自书的座右铭(1941 年前后)“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 (录彭雪琴句)

为市立师范学校学生毕业题词(1947 年)

为纪念掓卿老伯题词(1947 年)

为常州《徐巷徐氏信谱》题词(1947 年)

题写刊名(1948年)

题写刊名(1948年)

马元放喜爱骏马,他后期签名中的“马”字(见上图)颇有骏马奔腾之形态。

马元放与骏马

据《南京报业志》记载,1946 年《六合民报》复刊,由马元放题写报头。窦天语、庞树 耕著《江宁》中称,马元放还为江宁名门《江宁邺氏宗谱》题过词。还有据薛冰著《校园书 香阅读文库:槛外读书》中说到,《钟英中学(现南京第二十三中学,笔者注)复校后第三 届高中部毕业纪念册》第二部分“题词”中,有沈怡、马元放、卢前等人的手迹。可惜以上 墨迹均未能寻得。

今年是马元放先生离世七十一周年,谨以此文表达纪念。

芒种期刊官网

装饰装修天地杂志网站

中国电子商务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