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为炮楼老抚顺之滴台碉堡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横穿抚顺境内的沈吉铁路,前身是当年主政东北的张作霖所修建的奉海铁路。奉海铁路从奉天到海龙,全长235公里,始建于1925年,1927年9月竣工,是东北大地上中国出资建造的第一条国有铁路。
奉海铁路的建成打破了南满铁路的垄断,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和日本争夺更多的交通路权以至经济和军事主权。
滴台火车站
滴台火车站作为奉海铁路上的一个四等站点,修建于1925年,站房至今保存完好,和滴台碉堡一起被列入抚顺历史保护建筑名录。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奉海铁路等国有铁路收归满铁,并在铁路沿线修筑一些碉堡来保障铁路安全。
奉海铁路线路图
滴台碉堡由东、西两个碉堡组成,如果是日本人修筑的,建筑年代应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但据抚顺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说明,此碉堡建筑年代在1946年,这与当年国共内战时,国民党军队在铁路沿线也修了一些碉堡的历史记载相符。建筑年代虽暂且存疑,但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日伪时期修建的说法。
滴台西碉堡
滴台碉堡名为碉堡,其实按严格意义来说,应该叫滴台炮楼更准确。因为碉堡一般是指低矮隐蔽的军事防御设施,比较高大的多层工事就是炮楼。
滴台西碉堡坐落在滴台火车站西的一座铁路桥旁,从桥东看着不远,想走到近旁却要费一番周折。因为从桥东无法直接过去,当转到桥西又发现有建筑阻挡过不去,一时间有些晕头转向,突然发现旁边两个住宅小区中间有条小路可以走过去,才终于见到了碉堡的真身。
作为矗立在连刀河畔的军事堡垒,滴台西碉堡的用途不言而喻,就是看守旁边的铁路桥。
坚固的碉堡
碉堡目测直径约五六米,高度约十几米。外观并不是常见的圆筒形碉堡,而是在圆筒的基础上有三个部分凸出墙面,从俯视的角度来看像在圆筒外加了三个耳朵,这个功能和外观类似古代城墙上的马面,等于一个碉堡加了三个马面,增强了立体防御能力。碉堡整体由钢筋水泥砌筑,墙面厚实,异常坚固。
碉堡旁边的铁路桥
人们一般都是在影视剧里看到过鬼子炮楼,却很少见过里面的样子。这座碉堡的内部空间很大,内壁似有火烧的痕迹,中部有木桩残留。可能是原为木质两层,后被破坏所致。
碉堡内部
碉堡的双层结构与上下两排射击孔相应,射击孔每排分布十五六个,有大有小,完全可以适应不同武器使用。
碉堡内有钢梯可以直接攀爬到顶端的垛口,这里视野开阔,是观察周边环境的最佳位置。
通往碉堡顶部的钢梯
滴台东碉堡位于距铁路桥较远的滴台火车站附近,由于被封在村民的院子里无法接近,仅从外观来看,结构应该和西碉堡完全一样,属于同期建筑的碉堡。
滴台东碉堡
目前,两座碉堡虽年代久远,却由于地处偏僻,自身坚固而保存完好。今天的人们能够一睹旧日老碉堡的真容,实属不易,应珍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