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血糖测试仪

汨罗起名大师出手惊天下清风乐有余由诗人沈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今天,九十一岁的沈鹏老打来电话,开口第一句话:黄君兄,你最近忙什么呢?我想念晓川先生了,你给他打个电话,告诉他,我最近给他写了一首诗……

沈老的原诗如下:

赠晓川兄

影珠未隐居,相伴万卷书。

遗世不独立,念君有三馀。

——沈鹏2021.12.10

沈老诗中所说的晓川,即周笃文先生,1934年9月,祖籍汨罗,于影珠山北建有宅院,起名“影珠书屋”,晓川先生历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是国务院表彰的特殊贡献专家。从事古典文学及文献学教学与研究五十年。早年曾师从词学名家夏承焘、张伯驹诸先生,于宋词研究、敦煌文献及医学古籍、文字训斥之学有专门研究。系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央视诗词大会总顾问,发表了百余万字的专著与论文。在诗词界,可谓泰斗级国宝。而沈鹏老,作为中国书协的创始人,老中国书协主席,书法界泰斗级大家,二老的友谊却是以诗为缘,经常往来唱和,传递高山流水之情。由于两位先生都年事已高,相见多有不便,故常由二位先生亦徒亦友的黄君小弟传递信息,黄君乐在其中,也常随之唱和。

沈老诗传给晓川先生后,晓川回诗如下:

鹏老世外居,心怀万卷书。

出手惊天下,清风乐有余。

——晓川恭和

黄君草书和晓川先生诗稿

近年沈老深居简出,活动极少,居桃源研究诗词,常有佳作传与诗友,清风明月之乐,正是这鲐背之年静心所乐之事。沈老电话称黄君兄,半小时的通话,从来都是慢悠悠地谈笑风声,从霍金说到拜登,两人都在电话里哈哈大笑。此中境界乃晓川诗中之意,真乃介居沈老知音也。

接下来就是久居津门,闭门专研黄庭坚,写《黄庭坚传》写到失眠的黄君恭和二老的诗:

步和介居、晓川二老

怡然岁月居,洛上有图书。

诗赋三皇外,欢欣自有余。

后学黄君顿首拜上

黄君在沈先生家中

我亦愚钝,虽常在诗词大家身边,却不曾在诗词上有所建树,想起2006年在常德诗人节上,与沈老一车去爱晚亭赏红叶,沈先生有诗:“我与樊川共车马,何需霜叶盛时来?”,心中又有愧意升起。

2006年常德诗人节与爱晚亭前与沈老合影

多年以来,我和黄君经常去看望沈老,在沈老海淀区的家里,讨论关于艺术的话题。沈老对我们关爱有加,偶尔赠我们书法。至于晓川先生,见面是少之又少,每次只有老师从贵州来京,才有机会相聚。晓川先生欣喜学生黄君在书法、诗词上的成就,无数次夸奖黄君的成就。

常德诗人节陪沈老同游的还有祥林兄和智重兄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贤集》

刘征老签名

前年,黄君为刘征、沈鹏、周笃文三位先生整理出版诗集《三贤集》,成为诗坛佳话,那也是三老十年中唯一一次聚在一起,2019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正是中国传统文人雅集赏花踏青赋诗的好时节,在中国版权协会的“远集坊”里,新书《三贤集》发布,那年刘征先生94岁、沈鹏先生89岁、周笃文先生86岁。那次相聚,至今给三老及天下诗友留下深刻印象。

刘征先生和沈鹏先生,二位老友十年未见

刘征老与晓川先生

岁末,匆匆一年,平安静好。耄耋老人尚且身体健康,珍惜友谊,我辈更当友爱人生,互助互爱,愿我们亲爱的刘征老,沈先生,晓川师,身体健康,愿亲爱的朋友们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遵沈先生嘱,新诗由黄君写成书法发表)

沈老岁末赠诗,黄君书写

周笃文先生和诗,黄君书写

黄君和诗并录

黄君手卷

电脑采购杂志

活力投稿

音乐鉴赏杂志

首席财务官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