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山金起名上庸访古2刘兴国巴文化巡礼之二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镛钟与锡穴

有一部分庸人受商王朝封为侯爵,因为成了封国,便加了邑旁,转成“鄘”字。这个庸国奴隶主和给商王朝筑城的庸人奴隶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庸国以善于铸大钟而著名。

楚庸王钟

《诗·商颂》:“庸鼓有斁,万舞有奕。”传:“大钟曰庸。”因为大钟的响声“庸庸”,与大鼓的响声“嘭嘭”一样,象征宏伟,这个庸的图腾便成为国号。后人于庸字加金旁成为镛字。对于容成、容城、庸成、墉、鄘、滽、镛的考证和解释,就是庸国取名的来源和发展。以后庸字就被演化为平庸、庸凡、庸俗、庸人孺子、庸庸碌碌等贬义词。唐朝的缴租税和服劳役的征税制度,就叫“租、庸、调”。

上庸黄金

钟为青铜所铸,青铜为锡,铜合金。中国最古的金锡之源称为锡穴。庸地在春秋时被称为“锡穴”,汉有锡县,属汉中郡。

“锡穴”之名,包括郧县、郧西、竹山、竹溪,一直到安康。这里不但产锡,也产铜,各县都有铜矿。郧县五峰乡还有春秋古铜矿遗址,这里曾是一个巨大的铜锡共生矿区。安康古名“金州”,有金矿,至今产山金。竹山产银,银洞沟银矿产量在湖北省名列前茅。铁矿无须逐一列举,各县都有。可以说庸地是一巨大矿区,可谓五金俱全。

东方圣玉绿松石

中华文化史上青铜铸出第一口鼎在庸地。金州锡穴是中国最古的金锡之源。以地缘之近,这里的青铜进人中原应当比匡庐之铜、吴越之铜或云南之铜更早。《史记•卦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南阳盆地周围都是荆山,黄帝铸鼎处就在庸国边上。青铜的出现代表文明的萌生,庸人就在金州锡穴,完全有可能在中国第一个拥有青铜,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学术界苦苦寻找巴人兵器的青铜来源,“锡穴”似乎可以给出答案。

镇馆之宝

巴楚秦三国分庸

参加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庸人是“巴师八国”的主力。周初周王朝与庸关系紧密,但成王以后,庸国便被排挤到了湖北竹山一带,成为群蛮的首领。

山环水绕古庸城

庸在楚之西北,挡住了楚的扩张之路,时有冲突。公元前611年,庸、麋、濮、蛮、戎联合起来进攻楚国,使楚的北疆申、息二个城邑戒严,楚国被迫准备迁都以避。楚大夫劳贾提出主动进攻庸国的计划,兵自庐(湖北宜城县西)经句澨(均县西,为楚之西界)往攻庸。又说动戎人首领庐戢黎侵犯庸国,一直打到庸国的方城。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九竹山县载:“方城山,县东四十五里,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春秋庸地。”可见方城山形势险要而坚固,城的范围很大,足以证明庸国的国力强盛。

古庸国疆域示意图

这次庸、楚交战的 结果:庸国仅派了鱼、儵、裨三邑的兵力,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原来是同盟者而现在被楚所指使的庐戢黎军队,俘虏他的将领杨葱,接着又七次连败楚军。由于庸接连取得胜利,便骄傲而不防备。楚庄王亲自出阵,联合秦、巴二国,会师于临品。秦国从北面攻取山阳一带,巴国从西面攻取鱼邑一带,群蛮又反转来和楚联盟了。庸国在巴、楚、秦、三国的夹攻之下,加之群蛮又从内部叛变,庸的盟国瓦解,战斗力消失,庸国国都便被楚国攻破。庸国自公元前 1046年与周联合灭商,被周武王封为庸伯,经历了四百五十六年之久,终于和麋国等同被楚所灭。

古庸城门

楚国夺得了庸国的大部分地方,自此楚国消除了北部的威胁,国力更为强大。楚不久便出兵侵陈,侵宋,侵郑,侵陆浑之戎,遂至周都洛邑,问鼎周室,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而秦国则得到汉中之地,势力达巴楚之间。

鸡心岭三省界碑

巴国参加灭庸的好处是分得竹山以西和往南至长江三峡间原属庸国的地盘,包括巫溪、奉节、开县、梁平等地以致整个川东成为巴人之国,原庸国三分之一的庸人也就成为了巴人。

流行巴山的薅草锣鼓

庸国灭亡,其遗民被楚迁到今监利县北面的容城。一些不愿臣服楚国的庸人,便和一部分群蛮,越过大巴山,南渡长江三峡,从楚、巴两国交界处的鄂西南山地进入湘西北山区,分布在今湖南的大庸、永顺(今张家界)等地。一部分庸人则越过大巴山,进入四川盆地,西迁至成都一带。大部分庸人最后溶入华夏族,其中迁居大庸、永顺一带的,又和群蛮融合,成为土家族先民之一。

土家山寨喜事

青藤艺馨/图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

名医杂志网站

食品工业杂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