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文隆奉天敇命廖氏族谱上刻录圣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族谱刻录部分圣旨: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考绩报循良之最用奖臣劳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尔廖祖京廼内阁中书衔广东博罗县训导廖尚忠之祖父锡光有庆树德务滋嗣清白之芳声泽留再......
【珠岩廖氏】族谱刻录圣旨
珠岩廖氏:
珠岩廖氏一般是指发源于广东云岩,由廖氏恒政、必隆、文隆、文松、文政、文敏、文秀七公裔孙的统称。
传说文隆青年有志,自强不息,有勇有谋。为了发展生产,扩建家园,于明正统8年(公元1443年)率领文松、恒政、文政、文敏叔侄从湖南蓝山出谷莺迁,来到粤韶乳北马山肇基开业。
当时他们以养鸭为业,驻扎于隆兴庙对面的马岭脚,草房为居,披荆斩棘,开拓田园,勤耕苦种。一个秋收的季节,丽日蓝天,晒场上晒满谷子,突然来了一匹白骏马,贪婪的吞食谷子,文隆等人把白马赶走,可没料到一连三天都是这样。于是激怒了文隆等人,他们拿起长竹鞭,奋力直追,到了岭脚下的田野中,白骏马猛跑,飞也似的进入了半山腰出水的岩洞(即珠岩)里去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文隆等人手执火把进入岩洞寻找白马时,抬头望去,最高阶台上房着一只大挖缸,上前揭盖一看,原来是一缸白花花的银圆。他们高兴极了,猜想银圆是白骏马变的吧,于是他们叩拜天地,随后带着银圆回家。而后他们用部分银圆 买下了珠岩附近原赵家村的地盘,以一棵大枫树为中心建起了一座土砖结构的祖堂,同时也建了部分住房,取名马山村(即出水岩村),文隆、文松定居于此,后来文松移居塘头下。其他叔侄领取所分发的银圆鸿燕分飞,各自寻山掬水,选胜建居。恒政迁居仙婆庙黄竹巷,后又移居大富岗,为大富岗始祖;文政迁长塘,后迁梅花鱼粮滩,为鱼粮滩始祖;文敏迁居乳源唐华山,为唐华山始祖。50年后,文秀从福建迁居于乳源南水枧背,为枧背之始祖;必隆随文秀从福建迁居于乳源友武(后迁山下村),为山下村之始祖。
至清乾隆年间,“七公”裔孙繁衍成族,人文蔚起,凤起蛟腾,星罗棋布,家学渊源,各地贤达一致同意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行第一届修谱,谱馆设于出水岩原“赵家书院”挂牌“珠岩廖氏谱馆”,后又在此修了两届宗谱。“珠岩”乃“七公”发祥地,聚散地,修谱地。故称“七公”裔孙为“珠岩廖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