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宏观数据

任延起名九真郡太守任延在越南搞了一次巨型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衣赐履按:前111年,汉武帝的楼船将军杨仆和伏波将军路博德,灭了南越国,于是,西汉在南越旧地设立九个郡,其中有三个郡在现在越南境内,分别是:交趾郡(河内市)、九真郡(清化市)、日南郡(东河县)。前一段,我们讲了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越人畏伏波、楼船之威,故光武封马援为伏波、段志为楼船),这一回,我们讲一讲“任圣童”任延治九真。九真比交趾还要靠南,老百姓更不开化,治理这帮人,还真是个问题。

【伏波将军路博德】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县人,打小儿就聪明,十二岁进入大新朝太学学习。所谓太学,大概相当于国立大学和中央党校的结合体,能在这个地方上学的,都不是一般人物,大多数人将来都是要在朝廷做官的。任延十二岁成为太学生,恐怕智商比中科大少年班的那帮学霸不低。他通晓《诗经》《易经》和《春秋》,年纪虽小,在太学生中相当耀眼,人送绰号“任圣童”。王莽末年,兵荒马乱,任延到陇西(甘肃省临洮县)避难。当时隗嚣已经占领陇西四郡,派人去请任延出山任职,估计任延看隗嚣没长一张皇帝脸,坚决不去。

公元23年,玄汉皇帝刘玄称帝,以任延为大司马部属,任命为会稽郡(江苏省苏州市)都尉。当时任延刚刚十九岁,搞得迎接他的官员以为接错人了。任延正式任职之后,静泊无为,啥也不干,只是先派人拿了祭品去祭祀延陵季札(吴王寿梦之少子,封于延陵。此人历史评价极高,有“季札让国”的典故,是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孔子对其也有很高评价,读者可自行百度)。当时天下新定,道路不通,很多到江南避难的人还没有回到中原,因此,会稽一带能人很多。任延聘请了一帮品行高洁之士,比如董子仪、严子陵等,都以师友之礼相待。下属家里生活困难,任延就用自己的薪水资助他们;又裁减士兵,让他们耕种公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每次到各县巡行,必派人寻访慰问孝子,亲自陪他们用餐。

【二十几岁的任延,被画成这个德行,呵呵】

衣赐履说:董子仪不晓得是哪位,但严子陵可不是一般人。严子陵名为严光,字子陵,原姓庄,后来为避汉明帝刘庄的讳,改庄为严。严光不但是东汉著名的隐士,而且是刘秀的老同学,两人关系非常好。此时,刘秀尚未称帝,不管出于有心还是无意,任延聘用了严光,都是一步好棋。

【据说,刘秀称帝后,还曾与严隐士同榻而眠,老严把大腿搭在刘秀身上】

吴地有个叫龙丘苌(读如常)的隐士,名声很大,王莽时期,当朝大员们三番五次召他做官,老先生就一个字:不去!

有人建议任延说,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龙丘苌不做王莽朝的官,未必不做玄汉政府的官,不妨把他召来。

任延说,龙丘先生躬行德义,具有原宪、伯夷的气节,我就是上门洒水扫地,还担心使他受到羞辱,召见他是绝对不可以的。

【破衣烂衫,自得其乐】

衣赐履说:原宪是孔子的弟子,生活清苦,安贫乐道。同窗好友子贡在卫国做了大夫,鲜衣怒马前来看望原宪。原宪衣冠不整,就出来与子贡见面。子贡见他混得如此西黄,就问,兄弟,你是不是病了?原宪说,没钱谓之贫,学习大道而不能践行才是病,我没有病,只不过是穷罢了。子贡本来想怜悯一下原宪,没想到应该被怜悯的却是自己,所以惭愧而去。

之后,任延就派干部带着礼品慰问龙丘苌,写信表达敬慕之意,送医送药,嘘寒问暖,也不说要请龙丘先生出山,反正慰问的使者有如走马灯,一个接一个从不间断。直到一年后,龙丘苌实在受不了了,乘着牛车来到郡府,说,任大人啊,求你了,别再来慰问了,我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了几天了,我来当你的官还不行吗?

任延说,龙丘先生是天下贤才,我对您是无比景仰,哪里敢屈就您给我当干部啊!

两个人拉拉扯扯、推推让让,最后议定,龙丘苌暂任议曹祭酒(汉朝郡府干部,不领具体职司,参与谋议,属散吏,地位较尊,我理解,有点像现在的顾问)。不久,龙丘苌病逝,任延亲自为他治丧,三天不办公。从此,郡内有才之士争相到任延处任职。

建武初年(建武元年为公元25年),任延上书请求退休。刘秀下诏书任命他为九真太守,赐给他马匹和各种丝织品,让他的妻子儿女留在洛阳。

衣赐履说:粗略算来,公元23年任延十九岁,建武初年,也就二十来岁,似乎尚不到“乞骸骨”的年纪,想来是从玄汉朝过渡到东汉朝,任延需要向刘秀表明一种态度吧。九真离洛阳十万八千里,刘秀把任延的老婆娃娃留在洛阳,既是关心,也是人质。

九真向来以打猎为业,不知道用牛耕田,吃粮还得去交趾购买,属于典型的贫困郡。任延就教老百姓造农具,垦荒种地,耕地年年增多,百姓逐渐富足。这一带的百姓非常纯朴,还没有受到婚姻礼法的束缚,对男女之事,都是凭兴致顺其自然,因此,生了娃娃,只知娘亲,不晓得哪个是爹。任延饱读圣贤书,是国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见到这种情形,真是愧天愧地愧夫子啊!于是下令各县,统计男子年龄在二十到五十岁之间,女子年龄在十五到四十岁之间,按照年龄一一配对,搞了一次巨型规模的集体婚礼——两千多对新人同日成亲,盛况空前。老天也给力,这一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春意盎然,叮呤咣啷添了许多娃娃。男子们终于知道自己对生娃也是有贡献的,大家无不感慨万分,都说,让我有孩子的,是任君啊!很多人就给孩子取名为“任”。

【规模比这个场面要大多啦!】

衣赐履说:这是我所听说过的最早的集体婚礼,也是规模最大的集体婚礼,确实体现了任延强大的个人魄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此时,交趾郡太守是汉中人锡光,对当地百姓也多有教化,史称,岭南一带有华夏风气,就是从锡光和任延两位太守开始的。

公元36年,任延在九真任职四年,刘秀召他回洛阳,由于生病耽搁了行程,被降为睢阳令。九真郡的官员百姓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了祠堂。任延到达洛阳后,又被任命为武威太守。刘秀在接见他的时候,专门告诫说,你要好好侍奉上级,不要坏了名声。

任延回答说,我听说忠臣不会讨好上司,讨好上司的人一定不忠。履正奉公,这是臣子的本分。上下全都一个声音,不是陛下之福。我不会侍奉上级,不敢接受陛下的指示。

刘秀叹息,说,你说得对。

【老任,你要好好伺候上级啊!】

衣赐履说:刘秀对任延的告诫,原文是“善事上官,无失名誉”。任延是武威太守,说起来,他的上官,要么是指凉州牧,要么是指朝廷官员,意思大约是你对顶头上司或者朝廷官员要尊重些,别搞得他们老在我面前告你的状。从这里我们大约能够判断,任延当九真太守的时候,恐怕顶头上司交州牧和朝廷官员,没怎么说过他的好话。

【日比野丈夫,不是野丈夫,呵呵】

最近为了把刘秀丰满一些,又买了几本书,其中日本学者日比野丈夫的《秦汉帝国》中,以刘秀与任延的这段对话为证据,得出刘秀缺乏威猛之气的结论,我认为有些偏颇。我揣摩野丈夫的心理,想来与我一样,在读过刘秀的史料之后,想给他找点缺点,竟然找不到,只好“硬找”,“缺乏威猛之气”勉强也算是一条缺点吧,呵呵。

到了武威以后,任延诛杀当地不法豪族,组织善战之人打击匈奴和羌人,奖励耕种,修建水利工程,武威郡遂有新的气象。又兴建学校,自掾史以下官员的子孙都让他们到学校接受教育,免其徭役。对那些成绩不错的一律任用,使其荣显,自此,武威郡才有了儒雅之士。

后来任延因擅自杀害羌人被降职为召陵(河南省郾城县东)令。明帝刘庄即位后,又任颖川(河南省禹州市)太守、河内(河南省武陟县)太守,病逝于任上。

【图片来自网络】

教育信息化论坛官网

自动化应用编辑部

上海包装投稿

现代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