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大瘤足蕨

起名张连山和我在吉林的小外滩走一走看看这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北国江城吉林市,蜿蜒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因此,松花江是城市的灵魂。如同上海外滩让人流连忘返一样,吉林市也有这么一条街被誉为吉林的“小外滩”,那便是松江中路。别样的景观路,成为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和外地游客必打卡的地方。无论春夏秋冬,这里都是松花江畔最美丽而又有格调的地方。到江畔走一走,已经成为不少游客行程中的一部分。那么,这条路究竟有哪些值得游玩的地方?这篇攻略或许就会帮助到你。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街路

吉林“小外滩”松江中路,在著名的临江门大桥和吉林大桥之间,交通十分方便。曾经的清代吉林水师营操练场、康熙东巡的头道码头、哥特式百年建筑天主教堂、张连山府邸等,都是这条景观路上的亮点。由此可见,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从迎恩门到临江门

这条“小外滩”,边说历史边游玩才是最有感觉的。临江门,古时称之为迎恩门,是迎接皇帝入城的大门。现在早已没有了古城门建筑。临江门大桥因临江门而取名。该桥是中国首座独塔斜拉桥,造型美观,尤其是夜景亮化图案更是惊艳吸睛。站在桥上,拥有最好的观江视野,一睹一江两岸的风采。

头道码头,康熙曾到此

临江门大桥东侧便是头道码头,康熙曾东巡吉林城曾到这里,这里也是清代吉林水师营操练地。头道码头是后期复古修建,由大型铜铸《松花江放船歌》雕塑、康熙东巡吉林大型青铜群雕像、古城墙和码头护堤复古建筑组成,还原当时吉林城头道码头的面貌和康熙东巡吉林时的浩大场面。

百年名校毓文中学

在头道码头的对面是百年名校毓文中学,其始建于1917年,郭沫若、马骏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执鞭任教。不过,只能站在门外看一看建筑的外表。

东洋式花园建筑张连山府邸

沿着松江中路继续向东走,一路上风景赏心悦目,雕塑、绿化花丛、小品等一路相伴。但千万不要错过一座始建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的东洋式花园建筑——张连山府邸。

张连山府邸是吉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这座二层楼建筑风格别致、典雅文艺。张连山为清末盛京将军依克唐阿曾孙,这座异域风情的东洋式花园建筑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建筑代表。如今,其风采依旧。

老照片墙看过去的吉林城

在松江中路下方(市政府附近)的江堤上,还有一处老照片墙。记录着不同年代的吉林城市面貌、江畔风景、地理建筑、风土人情,十足珍贵。那时候的吉林城就很美!

三道码头坐船赏风光

每年的夏秋季节,三道码头的过江游船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乘船过江,既可以观赏风景,又有凉风习习的愉悦,傍晚乘船观夜景也十分惊艳。过江游船船票大概3元左右。

哥特式建筑,神秘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为松江中路上年代比较久远的建筑,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1917年动工,1926年建成,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22米,塔高45米。建筑古朴典雅,结构精湛,做工细腻,雕工精致,采用彩色图案玻璃,将哥特式建筑的神秘与高耸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夜幕下的天主教堂在景观亮化下更加含蓄、肃穆并富有神秘色彩。

一址双桥,瞬间切换历史和现在

旧桥与新桥并存,成为松江中路终点上的一道风景。新桥东西两幅建于旧桥东西两侧。旧桥历史颇久,始建于1938年,由当时的吉林富商王百川投资筹建,1940年建成通车。2001年1月6日,国际航联天隼突击队9架飞机同步穿越吉林大桥桥洞,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2014年,新桥建成,旧桥完成历史使命退出舞台。一址双桥,风景独特,瞬间切换历史和现在。

城市精神摇橹人

在吉林大桥北侧,是江城广场,中间雕塑为“摇橹人”。它是吉林市的城市精神象征,意为"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因为吉林旧称“船厂”,从明朝至清朝都曾是造船的地方。这座雕塑不仅代表着吉林市悠久的历史,也寓意着双手撑橹逆江而上、激流勇进的精神。

冬季到这里与雾凇仙子邂逅

如果冬季来到吉林市,那很有可能遇到雾凇仙子!每年的12月份到2月份,松江中路是雾凇最佳观赏地之一。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加上江上雾气缭绕,简直是到了人间仙境一般。拿起相机,记录这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此外,松江中路作为景观路,夏秋季节绿植、小品、雕塑等自然不能少,也为这条路增添了不少情趣。

吉林市“小外滩”松江中路上的所有景观都不花钱,整个行程2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不一样的“小外滩”,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城市旅行。

小学科学杂志

云南画报

人生十六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