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网络资讯

积水村装修新房长安村落王曲街道新庄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点击:[0]人次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位于常宁宫南一公里处,东临长安大道,西临何子公路,北依滈河,交通便利。4个村民小组,236户,795人,耕地1035亩。

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约有200余年历史。据记载,唐、白、田、段姓祖居贾里村,在滈河南新民小学东十多米处,名叫王三留子的地方有部分土地,因距贾里村路途较远,为耕种庄稼方便,在各自地头搭建临时房子,日久形成村落,起名旧堡子。后因地势低洼,举村在地势较高的现址另建新村,取名新庄。

主要姓氏为唐、白、田。20世纪60年代初,李、丁、陈三姓手艺人由河南、山东迁来落户。

新中国成立前80户,100余人。东西一条街,村东有涝池,每逢下雨天,村内积水流到涝池,涝池满后向北流去,日久形成沟道,故名老壕沟。沟西有老爷庙,六间大殿。沟东有三王庙,马王、牛王、药王,农历十月十三日是庙会。

村北有清朝侯爷张勇古墓一座。张勇及贾里村张家先祖,其墓地周边范围30余亩,其后盗墓贼用探杆探过多次。墓地南端有姬家坟,有一座塔,高7米左右,周长三四米。相对应村西南另有姬家坟塔一座,天南地北含义深远。村南两路交叉处有一石桩爷。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主要靠跑南山当长工、打短工苦度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居住、周围环境、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提高。如今,由过去的一道街,发展到七道街,过去的茅草房和土瓦房,已变成砖混结构的平房或二层楼房。

20世纪50年代中末期,土地分散,部分土地与邻村相互交叉,有时候和邻村为地界、地畔出现不少矛盾。党在农村实行的一平二调政策解决了地远、分散、交叉等问题,方便了生产,和睦了乡邻。结合实际,平村东、南、西、北每块田里的坟头共百余个,集中安排新墓园,把所有土地连片成块,方便机械耕作。

修西壕水库一座,挖大口井八眼,修成水泥板渠3200多米,每井配备井房、水泵,实现水到渠成、旱涝保收的格局。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对原有土地进行平整规划,平整韩家坡土地110亩。变村北200亩旱地为水田,种植水稻、莲菜、荸荠、茭白,想当初稻米桂花球是米中佳品,莲菜、荸荠、茭白也深受西安市民欢迎。

村干部带领群众办砖瓦厂、粉房、油房、豆腐房、猪场、电磨、菜地、草片厂、科研站、建筑队。

建筑队队长李克明是山东移民,房木匠,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拜师学艺。现在村有包工头十多个,瓦工50多人,房木匠十多人,小木匠十多人,装修数十人。

田正儒,西安军工单位3507厂职工,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中央军委以及十大元帅的亲切接见。

刘学良,西安美院客座教授,雕塑作品逼真传神,曲江寒窑红鬃烈马即为其作品。1979年8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等接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中骡、马、牛40余头,粮库五间,口粮、饲料、种子储存堆积如山,房产65间,拖拉机一台,马车四辆。村容卫生整齐整洁,曾被长安县委评为卫生先进模范村,多次在村召开现场会。

特别是2002年以来,拆除房屋20多间,门楼十余个,围墙100余米,解决散、乱、差,群众出行难,生产生活不便等问题。修水泥排水沟1000米,铺砂石路1000多米,为硬化路面打下初步基础。2003年起全村共计建大棚20余个,白应喜被县政府誉为“大棚蔬菜状元”。2006年,新庄、新民、柳家寨三村,共建新民小学校舍16间,两层楼房,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2008年,村两委会筹措资金,村南大街西至何子路,东至高楼村地界铺设水泥路面。2009年低压改造,建两个配电室,并安装路灯70余盏。2012年打210米自来水深井一眼,铺设自来水管道和配装深井房内设备,使群众用上清甜卫生的自来水。

#在长安#

大观编辑部

汽车电器期刊

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官网

东方收藏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