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小米装修

黑白折学小窍门摆脱人生无聊与痛苦有三条道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点击:[0]人次

摆脱人生无聊与痛苦有三条道:哲学、宗教、审美 (黑白先生)

人怎样才能更有幸福感呢?有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提高审美能力。因为懂得审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创造和享受生活。比如,音乐诗歌、绘画、收藏,这些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但是却能将人从庸俗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的东西。

再比如:

出门前精心搭配的衣服,书房里一束鲜花的芳香,客厅挂一幅能自得其乐的画....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渐渐地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也就是说: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容易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枯萎。其实,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苦苦追逐的,往往并不是我们生命中需要的。

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幸福就是心灵的升级,精神世界的升级,而不是那些外在的东西升级。可是,我们为了追逐更多的外在物质,往往走得太快,甚至连自己的灵魂都没有跟上。所以有必要时不时的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心声。感受一下时光的厚重,哪怕亲近一下微小的生命。

这绝不是矫形,最近,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叫《美学散步》,作者是中国现代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宗白华。书中作者这样写道: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一支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子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只有在这种悠然自得、澄怀观道的心境中,即康德所揭示的无利害、超功利的境界里,你才能进入审美。

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呢?

我觉得,画、书、电影、诗歌、戏剧、歌舞剧、雕塑等文化艺术作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度,宽泛全方位的对那个角度进行欣赏!只要能从中找到意义,都是种提高。 本来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只是话语体系,表现手法与手段各异而已。

其实,越来越真实的现实,才使真实的生活越来越功利。艺术夹在中间,艺术家迫使自己寻找真实与幻念之间的距离,自己为自己的观念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出囗,一个落脚点,臆造出一个世界。 正如《美学散步》里的句子: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说到摆脱人生无聊与痛苦,不得不提叔本华。

翻开人生的智慧,叔本华也给摆脱人生无聊与痛苦之常态指出了三条道路:哲学、宗教、审美。即,哲学的方式、宗教的方式两种选择。一种是现世的解决,一种是超世的解脱。

哲学、宗教、审美。一条是艺术,通过审美达到彼岸;一条是宗教,通过信仰达到彼岸;一条就是哲学,通过追问、沉思和感悟达到彼岸。其实人生的大事就是生死问题,所以每个人应该在生时为将来的去处做准备!正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把佛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今天的你就是昨天你的延长,今生的你就是来生你的前奏。把握住了今天,也就把握住了明天;把握住了今生,也就无须担忧来生是什么样了。活在当下,活好今天。

之所以很多人信佛,确实它能带给人的心灵平静,一种心灵的透澈。 佛的眼中,再大的事,泰然处之,放下,与人为善,乃是结下善缘。就是为了给自己灵魂找一个美好的归宿。

《美学散步》的作者宗白华说:

我们知道我们一生生命的迷途中,往往会忽然遇着一刹那的电光,破开云雾,照瞩前途黑暗的道路。一照之后,我们才确定了方向,直往前趋,不复迟疑。纵使本来已经是走着了这条道理,但是今后才确有把握,更增了一番信仰。

正如一个基督徒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在无助的时候,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是一种幸福。当别人无助的时候,有能力去帮助他们,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不在于被人帮助还是帮助别人,也不是得到或者给予。真正的幸福,是不管我们处于何境、忙于何事,内心中却时常被基督的爱充满。

确实,心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动力。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基督给人类注入了太多的精神力量:对国家的爱,对人类的爱,是博爱,也是一切自由,平等和公义的源头。

总结: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宗教使人灵魂得到安顿。其实人的生命就是由好奇心求知欲审美力掺和蛋白质之类而构成的。做为人,对生活千万不要太将就,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欢迎关注黑白先生头条号,每天码字,感知外在世界,探索内在自我)

就业与保障

新一代编辑部

尚舞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