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投资文化赋能下的旅游项目投资运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 点击:[0]人次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令中国文旅市场迅速成长、枝繁叶茂。但由于大型文旅项目投资额高、回报期长,投资风险大,未来对于不具备竞争力的同质化项目的洗牌速度或将有增无减。
9月14日,多位文旅投资运营商及学者在围绕2018亚洲旅游产业年会上围绕“文化赋能下的旅游项目投资运营之道”展开讨论时,都认为文旅项目要想成功,需要围绕游客需求和市场导向,厘清投资逻辑以及重视落地运营。
国际IP在落地中国时,本地化是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此,华人文化副总裁谢力表示,好的IP不分国界,全世界好的IP很多,真正变成主题乐园的其实很少,这是对运营能力的严峻考验。华人文化此前9月初刚刚宣布化与默林集团将在三亚共同开发“乐高乐园”,而双方首度合作的国内第一座“乐高乐园”位于上海金山枫泾地区,计划于2021年暑期开业。
同样引入了国际IP的海航璞蔚旅游有限公司总裁暨首席执行官夏农表示,海航璞蔚引进的两个欧洲度假IP包含隔离、求真、重构三个关键词。“文化和IP无关于你的所在地,人对这种隔离、真实、连接的概念其实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在中国做度假乐园,希望把有趣有美有爱有益的体验带到中国来,只是在一些具体产品和服务上更加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近几年文旅投资火热,但是也有盲目投资、忽视文旅本身而通过文旅的噱头去低价拿地、卖房获益的现象存在。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严控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今后文旅投资是否会更为理性?
对此,山水文园投资集团政策研究院院长周文杰表示,在追求快钱的模型下进行文旅投资很难,因为文旅的投资周期很长,回报周期也很长,从一开始要想清楚投资的逻辑,只有理性的、正确的、抛开了包装在文旅投资外的那些投资之后,才能回归到理性投资上。
在伟光汇通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席总裁王军看来,以文旅小镇为例,文旅投资会面临政策性风险、行业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于投资商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应对风险。第一,在政策风险方面要有平台思维,有共赢的思维模式。第二,文旅小镇的开发一定要在盈利环节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盈利,拉长盈利的长尾效应。第三是挖掘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并应对市场风险及消费者的变化。第四是要有比较强的定位能力。
运营是文旅项目的关键环节之一。生活方式运营商借宿CEO夏雨清表示,借宿今年开拓的民宿集群业务,是将项目所在地当做一个旅游目的地去运营,为政府和文旅开发商提供一个小而美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乡村空心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只不过是中国可能更加严重一点,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以民宿为切入点,来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中来。”
驴妈妈集团副总裁兼目的地运营集团总经理李国栋认为,景区等旅游资源端在运营上没有做到位,普遍的表现包括:第一,消费者没有持续地享受到实惠;第二是普遍的缺乏核心IP和产品;第三是缺乏核心的内在驱动力。“做景区的要学会三权分立,要具备核心的将资源转化成优质旅游资源运营的独特能力,在运营的过程中要有标准和体系。”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