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犯错能忍弘曕犯错乾隆为何揭发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20]人次
弘昼犯错能忍,弘曕犯错乾隆为何揭发?
弘昼犯错能忍,弘曕犯错乾隆为何揭发?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一生中有十个儿子,其中只有四个顺利长大成人,而三阿哥弘时因犯错被雍正削除宗籍,最后在雍正五年郁郁而终。也就是说,实际上雍正驾崩的时候,膝下只有弘历、弘昼、弘曕三个儿子了。
弘历继承了皇位,也就是乾隆帝。弘昼早在雍正十一年的时候,就和乾隆一起被封为亲王,所以哥哥继位,他的身份还是不变,仍然为和亲王。弘曕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出生于雍正十一年,因此父亲驾崩的那一年,他年仅两岁。
弘曕的生母姓刘,她并非雍正潜邸的人,而是后来通过选秀进宫的,初封为答应。不过在一年之内,她就先晋为常在,又升为贵人。雍正十一年,刘贵人为雍正生下弘曕,因此晋封为嫔,封号为谦。
乾隆登基后,将谦嫔刘氏尊为皇考谦妃。乾隆三十二年,谦妃去世,享年54岁。乾隆为此辍朝三日,派四阿哥为谦妃初上坟礼读文致祭,谦妃的宝顶在泰陵妃园寝前排纯懿皇贵妃(弘昼生母)之右。
既然都提到这里了,好像不处置弘昼也不行了,因此弘昼最终被罚俸三年,他的问题并不大。不过对弘曕的处罚就重了,史料记载:
“贝勒弘曕交罚银一万两,九月初九日广储司奏为销毁亲王金宝一颗。”
这里记载的是“贝勒弘曕”,说明乾隆已经将其降为贝勒,同时还罢免了他所有官职。这就是为什么弘曕和弘昼都“仪节僭妄”,但弘曕的处罚却要重得多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结局,弘曕并不服气,结果竟气病了。说到底,乾隆还是心疼这个弟弟的,所以立马就赶去探望。见到弘曕的样子,乾隆道出实情,之所以会如此惩罚他,也是出于他年少不懂事,只要今后改正他的脾气,还是会重用他的。
紧接着,乾隆就将弘曕恢复郡王爵位,但弘曕还是想不过,不久便病逝了,时年33岁。乾隆万万没有想到,弘曕会因此事就这样死了,他倍感痛惜,将自己的遗憾刻在弘曕园寝的石碑上,赐谥号为“恭”。弘曕去世后,其长子永瑹承袭了郡王爵位。
其实将弘曕与弘昼对比一下,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夸弘昼聪明了。虽然弘昼表面披着一层“荒唐王爷”的外衣,但内心是忠于乾隆的,乾隆对他也是委以重任,人家弘昼差事是办得妥妥当当,只是在私人问题上放纵不羁,从不在原则性问题上挑衅乾隆的底线。
可弘曕不一样,他对母亲不孝,已经令他的人品大打折扣。加上他干预朝政、结党营私,这是对君不忠,属于大是大非上的原则问题。也幸亏他遇到的是乾隆这样的哥哥,要是换成雍正,早就打发你去守皇陵了,严重的话就是圈禁,到时候,怕不是要气死一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