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厨房装潢

天口骈和谈天衍盘点春秋战国最著名的两张嘴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9]人次

“天口骈”和“谈天衍”,盘点春秋战国最著名的两张嘴

战国时期好奇怪,能说会道的人很多,吃嘴皮子饭的泛滥,赤手空拳而扬名立万者不在少数,苏秦、张仪、淳于髡辈,都属于这一类。一部《战国策》,其实就是各路摇唇鼓舌者们的言论汇编,而朝秦暮楚则是这伙高人的基本人格标签。

助推善辩之士层出不穷涌现的,应当归功于齐国君王。其他各国大多是零敲碎打地收拢或者是守株待兔式捕捉,齐桓公田午有远见,大手笔,他索性在齐国都城西城门稷门外,办了一所高等学府,名之曰“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能人学士来此交流深造。当然齐王真正的目的是,一网打尽天下名嘴,是故这个稷下学宫,名义上是学术机构,实则兼政策顾问的功能。

邹衍的别出心裁处,是“深观阴阳消息而做怪迂之变”(司马迁),就是精心观察阴阳的消长变化,提出了一种非常怪诞的学说(阴阳五行说)。学说新奇,气派也大,“其语宏大不经”(司马迁),邹衍讲话大多宏大而不着边际,让人有云里雾里之感,但又不能不佩服他的标新立异。当时许多王公贵族听了他的演讲,都觉得惊奇,都忍不住想进一步学习领教,等仔细系统听完,这才纷纷发现邹衍讲的东西,没法付诸实践。

但这丝毫不掩邹衍的善谈天事的名气,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崇拜。

齐闵王有称帝之心,邹衍为之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从而受到齐王的厚爱;邹衍到梁国,梁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到赵国,平原君恭敬地侧着身子给带路,用自己的衣袖替他拂坐席上的灰尘;到燕国,“谈天衍”更是受到无与伦比的高规格接待,燕昭王抱着笤帚扫地引路,像个小学生一样期望邹衍指教,特意建造了一座碣石宫,专供邹衍传道授业解惑之用。

后世常说,春秋战国的思想言论自由,才成就了诸子百家学说的勃兴。司马迁却颇有些不耐烦,说“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自从邹衍和齐国稷下学宫的很多人开始四处发表演讲卖弄学说,以求获得君王的赏识重用,这种人越来越多,多得我都没法一一记下他们的名字。

历来,伶牙俐齿总是比笨嘴拙舌占便宜,学问很深但却口吃的韩非子,即是典型的一例。

农业技术与装备官网

中国宽带期刊

建材与装饰杂志社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