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不满黄忠入五虎呢其中有何隐情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8日 点击:[17]人次
关羽为什么不满黄忠入五虎呢?其中有何隐情
刘备攻占汉中之后,自称汉中王,封五虎上将。当关羽接到命令,看到五虎上将名单中有黄忠之名时,很是气愤,说:“大丈夫当不与老兵同列!”那么,为什么关羽看不起黄忠呢?
关羽的理由是这样的:“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关羽认为张飞和赵云是自己的弟弟,自然没有问题。而马超是名家子弟,享有大名。而黄忠不过是荆州长沙的一个无名老兵,根本不配和自己同列。可是,关羽却故意略去最近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力斩曹军名将夏侯渊的事实。以黄忠建立的功业论,比其他四人并不逊色。那么,关羽到底是为了什么看不起黄忠呢?
网络配图
演义之中虽然也看重将帅的谋略,但也看重将领的武力,将领的武力强弱,常常直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而关羽PK黄忠,其实一点便宜没占到,甚至可以说,以实力论,关羽弱于黄忠。
第一场,双方比试刀法。黄忠出场之前,长沙郡校尉杨龄主动请战,被关羽两三个回合砍于马下。罗贯中是要用杨龄的速败衬托关羽的强大,但同样,也证明了黄忠武力的强大。黄忠提刀纵马,冲向关羽。两人交战,“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书中又写“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一般在写到恐某某有失,是说这个人的武力要弱一点。但此处是个例外,因为后面还有一段关羽的心理活动:“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关羽在心中承认,以正常的方式作战,自己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黄忠全无破绽——至少可以证明黄忠的武力和关羽相当,甚至在关羽之上。要知道关羽一向心高气傲,武力能够被其认同的人,除去黄忠就只有张辽、张飞了。可是,我们却没有看到黄忠暗地里称赞关羽。
第二场,许多读者的印象中,是关羽凭借拖刀计获得了胜利,然后义释黄忠。其实不然。
书中写到,两人交战五六十个回合,胜负不分。关羽如此力战,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的拖刀计更像一点,另一方面也是想试试自己有没有能力不用拖刀计取胜。事实证明,不行。于是关羽调转马头,假装落败。黄忠追赶,“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原来,并非关羽用拖刀计砍翻了黄忠,而是黄忠自己的战马被绊倒,黄忠被掀翻。之后,关羽举起刀,大喝,说自己暂且不杀黄忠,让黄忠换马再战。
网络配图
黄忠虽然年老,却和关羽一样,是一个非常自信或者说自负的人。当关羽来攻打长沙,韩玄很担心,毕竟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天下闻名,可黄忠却说,主公不用担心,凭自己手中这张弓,这口刀,一千个来一千个死,根本没有把关羽放在眼里。当关羽和黄忠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关羽问:“来将莫非黄忠否?”黄忠说:“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活脱就是关羽的口气嘛。关羽还从没有见过有人这么狂妄,这么看不起自己,于是大怒,说,我特来取你首级!于是两人作战,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关羽根本无法取胜。
三天战斗中,关羽占优势的是第二战,而关键的最后一战,却以黄忠的胜出结束。当世人评价长沙之战的时候会怎么说呢?多数人只会记得最后,是黄忠放走的关羽。
并且,当关羽进入长沙之后,关羽主动召唤黄忠,黄忠竟然不出门,再一次藐视关羽。一直到刘备亲自到黄忠府上邀请,黄忠才投降。也就是说,人家黄忠是降刘备,而并非降关羽!像关羽这样一个器量狭窄的人又怎么不会嫉恨?
于是,关羽厌恶黄忠的原因很多,早在长沙之战,两人就芥蒂深种,矛盾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