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常识数学问题大全三年级数学中的三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点击:[14]人次
在解决年龄问题过程中,若遇上几年以后等条件描述时,需要考虑到一个常识性问题,就是其中一个人的年龄在增长时,其他人的年龄也在增长。
基本上遵循顺着分析,逆着列算式的方式来解决。一起来看看几种与年龄有关的例题:
01
此题我们可以顺着题目的描述,即顺思维列出一个思路算式来,再利用思路算式,逆向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来,并计算出结果和解答。
如题目所描述,奶奶的年龄减去7岁,其差缩小9倍(即除以9),再用商加1,和为10岁。列思路算式为:(奶奶-7)÷9+1=10(岁)
把思路算式逆向列出算式,即以等号为界,左右移动时,数字前面的计算符号需要改变一下,注意计算顺序,如同列方程解方程中的移项。具体列为:
(10-1)X9+7=88(岁),在检测时,可以把结果代入思路算式中,看等式是否成立或者说是否符合题意。当我们把“88”当成奶奶的年龄代入其中时,与题意相一致,这也间接说明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对的。
02
此题是一个明显的“几年后”的年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一个常识性问题,就是题目中4个人中的每一个人的年龄都在同步增长。我们可以利用“每个人的年龄都是同步增长的”这个常识来解决此题。
即几年后与几年前的年龄差是这4个人一共增加的年龄数,再把这个差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就可以。
由了解题思路,列算式就变得简单了,只要在计算时保证不出错,细节上稍加注意就可以。比如目中的数据单位一直在强调“岁”,但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的单位不是“岁”,是“年”。可列算式:
(178-142)÷4
=36/4
=9(年)
答:9年后他们的年龄和为178岁。
03
此题是一道与年龄有关的综合性题目,需要我们理出题目中各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再据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还需要结合常识综合思考,即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是固定不变的,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4年前爸爸大明明多少与今年爸爸大明明多少是一样的。
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明明与其爸爸今年的年龄,明明的年龄已知,而其爸爸的年龄可以通过倍数关系列算式计算得到。即爸爸的年龄为:5X6=30(岁)。
爸爸是30岁,明明是5岁,爸爸比明明大:30-5=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