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奶妈中国古代历史上豪门大族中的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0]人次
导语:
奶妈,一个古代敏感话题,由于营养和体制的因素,更出于持续生育和其他政治上的考量。奶娘从西周开始,就成为了古代上层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也是人为的制造亲情因素的手段,甚至是彰显身份的举措。奶妈在皇室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这种完全出于母子天性而不是制度的政治影响力。
因为皇帝的个性差异,在历朝历代起伏很大,相同的是,很多历史事件都表明了后天的母子之情也可以如此深刻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汉武帝对奶娘的赦免,战国时魏国王子的奶娘,顶着千金的悬赏,冒着被诛三族的危险保护孩子,最后被乱箭射死,这都说明爱在人类无情的政治生活中的意义。
古代不但皇族的奶妈,甚至豪门的奶妈在主人家也有着极高地位,他们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仆人,虽然没有道义上的要求,却大都被当成了长辈,死后乳子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有服丧三个月的义务,如曾国藩这样的儒教大家,朝廷重臣也给自己的奶妈制作挽联。
一.历朝历代皇室奶娘1.秦汉之前奶娘的优越地位
繁衍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育过一子,有丰富的哺育经验的年轻女子,在西周就受到了王室的青睐。西周已经有明文的乳保教育制度,乳母的地位和老师,生母并列,为三母之一,人类天生的动物性对哺育者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乳母在三母中是生活方面和幼童最为亲厚的一位,这也让他们对皇帝和贵族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秦王为了护子而死的魏公子奶妈举行了隆重的祭奠,王莽为了废除汉家血脉,用哑巴为乳母,断绝皇子和外界一切可能交流的通道,实在歹毒之极。
汉安帝的奶妈更是配合皇帝,诛除邓氏,享有了极高的权力,由于皇帝几乎无限的信任,奶妈和她的女儿甚至做到了迫害生母,逼死宰相,成为最有权势的奶妈个体。
2.晋到明朝之乳母
由于汉安帝乳母的巨大反面先例,后世的大臣们一直在儒家的范畴内坚决抵制乳母干政,既是阴人又没有任何政治根基的乳母,在政治上天生是皇帝的爪牙,和宦官一起是臣权巨大的威胁。然而作为皇权衍生物的乳母制度和乳母政治特权,在妖后贾南风的手里迎来了另一个高潮,贾南风的乳母许义诛杀了太尉杨骏,开启了晋末大乱的潘多拉之盒。
北魏为了政局的稳固,规定太子的母亲必须被处死,这样取代了生母母爱的乳母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了,这些“保太后”和他们的家族成为北魏政治活动重要的参与者,深刻的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唐朝的乳母被封为吴国夫人,燕国夫人,修国夫人等,政治上尊崇无比,甚至有宰相为了出位,迎娶皇帝乳母的桥段,可见某种意义上作为太子天生的羽翼,乳母们的地位比汉朝没有丝毫的下降。
明熹宗的奶妈客氏和魏忠贤的勾结,创造了乳母史上新的篇章,他们居然有意识的断绝龙种,然后换上自己家族的血脉,这是乳母对皇子最大的背叛,这种恶意让乳母的危害逐渐被皇帝所看清,七岁以后的皇子,乳母被赶出宫殿成为了通例,乳母的政治活动被法规制约了。
3.清代的乳母制度
清朝对人乳的态度是开放的,乳母不仅作为保姆存在,甚至成了高级饮料供应商,同时嬷嬷们和旗主一起,对清朝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死灰复燃的影响。看过康熙大帝,雍正皇帝的书和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康熙立太子的凶险,而在太子几次针对康熙帝的阴谋中,胤礽的奶哥,也就是奶妈的亲生儿子凌普,都是充当着重要爪牙角色的。
乳母亲子独特的地位表明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左右逢源的机会,所以这些奶哥们胆子格外的大,内务府总管凌普作为太子党中最凶狠和最忠心的角色,乳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红楼》中的贾府,原型就是皇帝的乳母之家
而贤良的乳母,比如康熙的一位乳母,在皇帝面前坦言儿子的贪腐,希望皇帝处理自己的亲子,就表现了乳母心中的亲厚远近。江宁织造使曹寅,也是康熙乳母的嫡子。皇帝对奶妈的高度信任,和乳母之子官高至总督,巡抚,织造使的事实,说明了政治生活中奶妈天生的优越地位。
二.皇室之外的奶妈制度境况1.乳母成经济地位象征
除了皇室以外,豪门也把聘请乳母看成经济地位的象征,乳母本身的薪酬,挑选乳母的尽心,都是豪门财力和精力的展示。民间有奶水的妇女,一直将乳母看成了一条不说发家致富,也是养家糊口的道路,乳母的挑选对身体,性格都是精挑细捡。个性太强的女子,身体有缺陷的女子都在淘汰的行列。
一个好的奶妈子,加上介绍的渠道,往往价值不菲,然而豪门大族对此是趋之若鹜的,在人口就是家族力量的古代,减少哺乳期,增加受孕机会成了重要的课题,豪门巨阀让乳母不但在喂奶方面,在教育方面都承担了母亲的责任,真正的母亲反而去忙于生育了。
2.民间乳母地位媲美生母
虽然比不了皇室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民间的奶妈“生则厚养,死则追念。”可能更加的平安,古代三父八母中,乳母豁然在列,可见封建礼教对乳母的重视。
在大部分的家庭,她们肯定不会被当作仆人看待,而更像是长辈,这种情况还随着她们哺育的子女长成而越来越好转。曾国藩给自己的奶妈写的挽联就充满了感情“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在古人的心目中,哺育的恩情是日后儿女尽孝的重要原因,奶妈做为实际的哺育者,养育的孩子大都会为他们守孝三月,以尽孝心。
三.古代所存奶妈现象反思1.母子之情为人类最伟大情感
无论出于经济原因还是其他,被强捏在一起的母子往往很快的契合的很好,这是人类动物性的本能。鸟类将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做为自己的父母,民间有喂饭加点口水可以让孩子听话的说法。
这些都是符合生物学常识的,乳母做为人造的母子,至少在幼小的孩子心里,是第一亲厚的个体,溥仪在登基的时候大哭不止,谁也哄不好,一旁的奶妈看着心如刀绞,冒着杀头的风险抱起了小皇帝,他瞬间就不哭了,清廷只能特许乳母参加皇帝即位的典礼。
在意大利导演贝里奇的末代皇帝中,一个著名的场景是乳母在侍卫们的大轿中痛哭,被送出了紫禁城,后面奔跑哭喊的皇帝虽然贵为天下第一人,却那么的无助可怜,无论制度,规矩如何的想人为减少这样的母子之情,他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大量皇帝对乳母的包容甚至放纵,都是基于这样的感情。
2.奶妈实为幼儿人生第一个老师
大部分的乳母在孩子断奶后,还要兼任一部分幼儿启蒙教育的工作,据说苏东坡的乳母,就是一个文学造诣非常高的妇人,可以说乳母的言行,是皇帝和公子,公主们人生的第一个教师。
三观的形成,童年安全感的构筑,一个基点就是乳母,由于奶妈和被奶的孩子们并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古代启蒙的性教育,大部分都是由乳母来完成的,不管她们的身份如何,可以想见这些女性在被她们的教育者心中的份量。
除了皇室外,很多豪门也企图在孩子长成以后,剥夺乳母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但是除非简单粗暴的驱逐手段,大都效果都很不理想,这是理所当然的,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母亲在人类生活中的份量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兼任母亲,教师的乳母在古代社会中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的份量,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结语:在儒家哲学构筑的古代社会,结合繁衍和生活的具体情况,奶妈的存在是必然的,并且除了极个别的例子。
在皇室和民间,奶妈们都绝不是做为仆人依附在强权下的,她们是古代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客观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史的进程,奶妈与她们的家族对被哺育的孩子高度的依附,使她们几乎和宦官一起,成为了皇帝们天然的臂助。
作为三父八母之一的奶妈,在礼教的范畴身份也得到了承认,由于乳汁在文化方面的独特意义,让提供乳汁的母体自然的可以得到被哺育者的孝心,大部分的情况下,这种孝是至诚的,在凉薄的皇室和几乎同样凉薄的豪门,奶妈的哺育和教化,让她们比事实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更高。
奶妈大都贫贱的出身,这也让她们更容易得到男主人的信任,甚至是恩宠。皇室和豪门中的奶妈,当然不是做为仆人存在了,不管规则怎样约束她们,这个群体很多时候都得到了比亲生母亲更多的孩子的爱。
参考资料:
《末代皇帝与乳母》
《宋代民妇的角色和地位》
《史记》